第138頁(第1/2 頁)
張仲景,名機,南陽涅陽縣人,約生於漢桓帝和平元年(150年),死在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他自動好學,博覽群書,特好醫學,師事同郡名醫張伯祖。建安初,軍閥混戰,擾攘不休,中土人民死亡流徙,&ldo;疫癘數起&rdo;,&ldo;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舉族而喪&rdo;。僅在建安十年(205年)前,張仲景宗族二百餘口,死亡即達三分之二,其中死於傷寒病者佔百分之七十。這種慘痛情況,使張仲景對於醫術鑽研更勤,他總結前人醫學成果,博採藥方,寫了許多有價值的醫學用書。惜多已亡佚,留傳於後世者,唯有《傷寒雜病論》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校勘,將書中傷寒部分定名為《傷寒論》;雜病部分定名為《金匱要略》。《傷寒論》十卷、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論述了傷寒等外感熱性病的病理、診斷、治療及用藥。《金匱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面板科等四十多種雜病的治療方法一百三十九條,二百六十二方,以臟腑經絡學說作為基本論點,重視內臟間的整體聯絡性,強調保持人體的正氣,同時也不忽視去邪。
我國古代所說的傷寒,和現在專指傷寒桿菌所導致的傷寒病不同,《內經&iddot;素問&iddot;熱論篇》說:&ldo;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rdo;;又說:&ldo;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熱病。&rdo;可見古人所說的傷寒是指一些因外感而帶高燒症狀病的通稱,除今日所說的傷寒病外,還包括其他多種傳染病。這類病病情複雜,轉變急劇,診斷和治療都比較難。張仲景除&ldo;勤求古訓,博採眾方&rdo;外,還用四診,即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脈,從多方面瞭解病情,然後加以分析綜合,歸納為六經,即三陽(太陽、少陽、陰陽)和三陰(太陰、少陰、厥陰)六種症候型別。凡抗病力強、病勢亢奮的,是三陽病;抗病力弱,病勢虛衰的,是三陰病。治療三陽病,以驅邪為主,以期迅速消除病灶。治療三陰病,以扶正為主,以增加病人的抗病能力,調動人體積極因素。在具體醫療時,還以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為辨症的提綱,先分析病情是陽症或陰症。由陰陽辨明表裡,再辨明虛實,再辨明寒熱,這就是祖國診斷學上著名的&ldo;八綱&rdo;。一般而言,有興奮、充血、發熱等症候和脈象洪大有力浮滑的是陽症;病勢沉伏而難發現、惡寒、厥冷、脈象沉遲、細弱無力的是陰症;病症發生在體表的是表症;在內部的是裡症;凡病毒滯留體內,而精氣已現虛弱的是虛症。邪氣充實,但精力仍足以抵抗的是實症;病態表現有寒性傾向的是寒症,有熱性傾向的是熱症。
症狀辨明後,再進行治療。張仲景根據前人和自己治病經驗,把對各種症狀的治療方法概括為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種。即邪在肌表用汗法(發汗)。邪壅於上用吐法(催吐)。邪實於裡用下法(瀉下)。邪在表裡之間用和法(解毒)。寒症用溫法,熱症用清法,虛症用補法,積滯和腫塊一類病症用消法。這些治療法則概括力強,實用價值高,可以根據不同的病情,單獨或配合使用。張仲景的學術思想和有關病症的論述有繼往開來的作用,至今仍為學習祖國醫學者所必讀。
五、著名外科醫生華佗
華佗,一名旉,字元化,沛國譙縣人,早年遊學徐州,兼通數經。沛相陳珪舉佗孝廉,太尉黃琬闢,均不就。唯以從醫為事,足跡遍及今河南、山東及安徽、江蘇之江北地區。治癒患者甚眾。他精於方藥,每療疾,開湯藥不過數種,抓藥不用稱量,隨手取來,自然適度。為人針灸,不過扎一兩處,每處七八針,針拔即見效。除內科及針灸外,還精通婦產及兒科,尤擅長外科。為瞭解除病人手術時的疼痛,他總結前人行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