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第1/2 頁)
司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問道:「那個御史便也不管了嗎?」
「你想怎麼管他?」
我想打他。司曜在心裡想,但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至少不能以現在這樣的理由打那個御史一頓。他仔細想了想,道:「北地因這些年都戰亂頗多,而未設檢校御史,既然錦衣衛即將立有大功,不若讓他去做北地幾郡的檢校御史罷。」
長公主笑著點了頭。
檢校御史屬司隸校尉,行監察百官的職責,每個郡國都會設一位檢校御史,北地幾郡因為戰事頻發,郡縣的劃分模糊而遲遲未設,北地的官吏更是早就習慣了沒有檢查御史的生活,若是突然設了,必定會哀聲哉道。
而等這些人仔細探查,就會知道,這個御史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惹得皇帝大發雷霆,被貶到北地去的。怒火自然而然就會轉移到這個御史背後的人身上。
朝臣之間的彎彎繞繞太多了,哪怕長公主一天十二個時辰都睜著眼睛也未必能摸明白這些人之間到底是有什麼關係,又在哪一處有什麼貓膩,但不要緊,朝臣的眼睛,一個比一個亮。
他們會願意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做天家手裡的刀。
再一次的早朝,司曜一腳將那個御史踢去了北地,還是遼東王的遼東國。
御史表情霎時間變得如雷轟頂一般。
接著,又宣佈了錦衣衛指揮使燕趙歌請辭的事情,新的錦衣衛指揮使則由漢中侯擔任。
作者有話要說: 實在是對不住,我今天寫不出來了。
就只有一千,明天一定補上。
對不住。
第164章 元初(十二)
沉浸了八年之久的漢中侯劉行周進入了朝臣的視線裡。
元初元年春至長安, 得封漢中侯。
元初元年四月, 授侍中,拜蘭臺令史。
元初二年,遷校書郎, 以侍中領校書郎,兼馬監。
元初三年, 調入錦衣衛,任錦衣衛司隸千戶所副千戶。
元初六年, 遷錦衣衛副指揮使。
一眾朝臣頓時瞠目結舌。
這匈奴人升遷怎地升得這樣快?!
馬監就算了, 畢竟是個匈奴人,擅長養馬也無可厚非, 但蘭臺令史是怎麼回事?校書郎又是怎麼回事?調入錦衣衛又是怎麼回事?侍中那樣的官職怎麼能給一個匈奴人?怎麼從前聞所未聞?!
但看著小皇帝板著臉的模樣,朝臣又說不出話來。
八歲的孩子能懂得什麼?
還不都是長公主一手操縱的朝政。
元初元年四月大約是被長公主大婚的訊息遮掩了,任命一個區區六百石的蘭臺令史絲毫不出奇,只不過是個修史的,還是負責打下手的。
元初二年……元初二年沒發生什麼大事啊?馬監就算了, 可這校書郎是誰按的印啊?
一眾朝臣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落在了前方的右相身上。
右相老神在在地,不為所動。
——破案了。
錦衣衛就不必說了, 錦衣衛的任命除了錦衣衛指揮使的更迭還會在朝堂上說一聲外,從錦衣衛副指揮使到最底下的錦衣衛小旗,都是不走尚書臺的, 除非皇帝故意顯露出來或者有人相識,不然恐怕連這一地區的千戶所千戶姓甚名誰都不知道。
好不容易把燕侯弄下去了,又爬上來一個漢中侯, 這人一看就是難啃的骨頭。匈奴降將為了在中原王朝活下去,往往會比漢人更忠心耿耿,對敵人下手也更殘忍,他們是皇帝手裡最好最快的刀。因為在此處沒有太多的牽連,不受人轄制,皇帝也更喜歡用這樣的人,如今的京營五校中的長水校尉和越騎校尉便充斥著大量的歸化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