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解決口糧(第1/2 頁)
她的精神力輪著在他們五個人身上探,發現了很多不得了的事。
其中一樣跟她的懷疑差不多,這位孫鶴慶村長果然是腦袋有包。
青山村因為氣候的關係,一年有兩收,秋收和冬末春初。
就說去年。
秋收時糧食總產量並不低,但偏偏被他的騷操作生生拉低了。
假如村上收成總和是十萬斤,這位村長總要上報高出實際幾倍的量。
常規來講,往上交七成糧食,但因為村長上報的糧食數,判定為格外大豐收,各地都缺糧的年份,上邊的人自然希望青山村多上交些糧食,七成就上調成九成,要是真收了那麼多糧還好,偏偏不是。
孫鶴慶好大喜功,導致青山村糧食基本都上交了,剩餘一些粗糧紅薯等,村民吃不飽也吃不到好的。
雖然上交公/糧等於收購農民的糧食,也有錢拿,但給的價錢真心低,農民分到的糧食不夠吃,只得用分到的錢票高價去買糧,如果是生意人,這妥妥的虧本生意,不餓肚子才怪。
而孫鶴慶這樣做的原因,只因為想出頭,想讓上邊的人看到他,想升官發財。
至於貪墨,大前年,去年,村裡人都有部分人被抽調去修公路,上邊發錢是以村單位來發,結果每人每月十五塊變成五塊錢,其他都被他裝自己腰包了。
查賬時,會計趁無人注意他,轉身就想跑,反正跑了他也不回來了,先去城裡大姐家待一段時間,等風聲過去後再回村。
不想還沒出門,腦袋就跟雪花片似的下起大雪。
江建國把人拎進來,以捆綁交去所上要挾,會計趕緊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事情都交代了。
他按照孫鶴慶的要求做了假賬,錢都被他們五個分了,村裡公賬上如今只剩五塊錢。
上交公/糧除了發給村民外,以建設村子為由留了七成,五年了,建設就是一句空口號,而錢要麼被吞了,要麼就是本家打借條拿走了。
江建國讓自家弟弟和焦燦帶著人把會計綁去公社,交給上邊的人處理。
而兩位倉管見會計都出事了,非常聰明的主動歸還了分贓而得的錢財,雖然他們還想留下,但也知道大勢已去。至於記分員和婦女主任,內部先鬧翻了,當著全村人的面互相指責這些年對方做了什麼缺德事。
得,都不用他們費那個勁兒了,村民們直接押二人去各自的家,把分贓得來的錢財都歸還,在他們父母求爹爹告奶奶的面上,村民也沒咬著不放,到此為止,但不允許他們以後在村委會任職。
接下來就是那些欠條,江建軍和焦燦帶著一大幫青壯年,別說,那些人家就是去借,也乖乖的把錢還上,唯獨一家例外,借錢的男人一年前跑路了,留媳婦兒女在家辛苦勞作,時不時還要應對那男人跟親戚借的債,這個錢大家商量了下,暫時壓下,堅決不跟人家媳婦兒女要,一旦那男人回村,他們有的是辦法讓他還債。
快速清查後,公賬暫時有兩千多塊,再加上會計以及孫鶴慶兩邊被公社追繳回來的錢,總共加起來有三千八百多塊。
村委會需要快速建一支新領導班子。
全村聚在曬穀場上開了個大會,江建國問村民對村委會幾個空缺人選有何想法,
堂伯祖率先舉手說一切聽村書記的安排。
連村裡最德高望重的人都這樣說了,他們這些晚輩更沒有意見。
“全憑書記做主。”
江建國按照妹妹事先幫他擬的上任發言稿,情緒高昂的講了一番,贏得了掌聲雷動,再加上他公示出來的村委會賬目,很快就俘獲了一部分人心。
“各位父老鄉親,我臨危受命,得虧各位爺奶叔伯嬸子們的大力支援,才會這麼快讓公賬從五塊,一天之內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