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第1/2 頁)
抬頭看去,房樑上還懸掛著幾串古式的風鈴,那清脆的聲響彷彿在低語著往昔的故事。
在這不大的空間裡,每一處都被古董填滿,彷彿一個小型的歷史寶庫,讓人應接不暇。
陳向北在店內仔細環視,目光瞬間被幾件真品古董所吸引。
在角落的置物架上,一尊小巧的青銅香爐安靜地擺放著,它約一掌高,爐蓋鏤空,雕刻著雲紋,精緻而典雅。
爐身的銅綠分佈不均,彷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估算其價值,大概在數萬元左右。
不遠處的展示臺上,一幅裝裱略顯陳舊的山水畫映入眼簾,紙張微微泛黃,山巒起伏、水流潺潺。
畫家運筆細膩,墨色濃淡相宜,遠景的朦朧與近景的清晰對比鮮明,價值約莫十來萬。
再看旁邊的玻璃櫃中,一隻精緻的白玉鼻菸壺散發著溫潤的光澤,壺身溫潤潔白,壺口小巧圓潤。
壺身上雕刻著一朵綻放的梅花,枝幹蒼勁,花瓣栩栩如生,就連花蕊都清晰可辨,盡顯工藝之精湛,價格應在數萬元上下。
儘管這些古董皆為真品,可它們的價格並非高不可攀,多在幾萬到十幾萬之間。
陳向北笑道:“王老闆,你這店雖然看起來不小,但這裡面的好東西可真不少啊!”
王澤凱咧開嘴巴,大大咧咧地笑道:“嘿嘿,無非就是些樣子貨罷了,真正值錢的物件還是少了些呢。”
“王老闆,你太過於謙遜了,那些香爐、山水畫、鼻菸壺等可都並非是什麼樣子貨呀,一眼瞧去,顯然是出自大家之手,價值絕對不菲呢。”陳向北奉承著王老闆。
王老闆說道:“小哥,您瞧瞧我這店裡有沒有您看得上眼的東西,價格都好商量呀,近來生意著實不太景氣,我得賣點物件回回血呀,要不然我都收不上東西咯!”
陳向北點頭應是,在這個充滿古色古香韻味的小店裡轉悠了起來。
他先是將目光投向擺在最為顯眼位置的貨架上那幾件堪稱鎮店之寶的白瓷和山水字畫。
從樣式和細節上察看,確實挑不出什麼毛病,只不過都是些沒那麼珍貴的物件罷了。
陳向北詢問了一下價格,白瓷王老闆開價 60 萬,那幅山水字畫則開價 38 萬,這幾乎已經達到了頂峰,已然是它們本身能夠達到的最高價值了。
若是陳向北將其收購了去,除非自己進行收藏,否則未必能夠賣出如此高昂的價格呢。
這般看來,王老闆做生意相對那些擺攤的來說確實要講究許多,不會一上來就開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價格。
但他給出的價格也的確是售賣的價格,陳向北並非收藏家,他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壓根就不可能購買這種價格的古董。
於是,陳向北放棄了購買這幾件鎮店之寶的想法,他繼續在店裡轉悠起來,一邊走一邊看,時不時的還詢問著價格。
王老闆非常耐心的給他報價,完全不會因為陳向北看得東西不怎麼值錢就對他不冷不熱,這點可以看出他的為人。
就在這時,陳向北看到角落裡放著幾個碗,他緩緩地走上前去,將其中一個碗拿起來仔細的觀察了起來。
當他看清楚其構造時,驚訝的發現這居然是一個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
耀州窯,作為我國北方青瓷的代表,其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
眼前的這隻耀州窯青釉團菊紋碗,宛如一位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優雅佳人,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
耀州窯創燒於唐代,在宋代達到鼎盛,歷經五代、金、元等朝代,延續燒造了八百餘年。其產品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還曾遠銷海外。
這隻碗的口徑適中,線條流暢而自然,碗口微微外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