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宗族大會(第2/2 頁)
大多是禾書縣本地,還有少部分別的縣市。
“敬德叔。”
“敬德公(爺爺)。”
……
現場廖家輩分最大的族老是跟羽洪舟老爸同輩,所以羽洪舟他爺爺倒是成了輩分最高的。
“敬德叔,咱們廖家現在家字輩的小傢伙都出生了,今天把您請過來是商量下後面的排輩,要不然等我們這一代走了,現在的小輩們都不知道怎麼排輩分了。”
現在廖家和羽家排的輩分順序分別是:固國安邦,匡付正義,敬護洪章,詩禮傳家,現在‘家’字輩分既已出生,也就是說再過二十來年就會出現無輩可排的情況。
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按套路出牌,給娃娃起名字不喜歡起輩分,所以廖家這些族老便乾脆召集宗族會議商定一下‘家’字輩後面的排序。
“敬德太公,您老德高望重,起排輩這事還得您來。”廖章闕笑道,他雖然輩分不高,但是常年在外邊做生意,據說混得還不錯,所以在宗族裡也能說上話,但是碰到羽洪舟他爺爺這種高輩分碾壓,他說的話也就沒啥用了。
“這個輩分我閒暇時也琢磨了一下,你們看看行不行……”羽洪舟爺爺當仁不讓開口。
同樣是十六字,分別是:守慈仁愛,萬順如意,忠孝傑烈,薪火相承。
“好!敬德公這十六字選得好,不用改了!”有一個羽洪舟叔叔輩的族老當即贊服。
“沒錯,是不錯,還是敬德太公水平高,這個特別是這個‘薪火相承’寓意也好,以後咱們廖家絕對子孫多多。福德滿堂!”廖章闕同樣大喜。
羽洪舟在一旁暗自發笑,其實這十六個字是他選的,只不過是借爺爺的口說出來而已,沒想到卻被一錘定音了。
新的輩分出來後,接下來就是刻入族碑,有人請好了喇叭大吹大奏,還有刻字師傅,鞭炮禮花,族人同餐等各種程式,搞一下就下午三點多了,接下來還有最後一項——募捐。
這座宗祠因為是古建築差點被政府收走,後面還是多方面爭取才保留下來,不過文物局也有要求,宗祠需要經常修繕維護,更加不得人為破壞,需有人看護,所以廖家每年要投入好幾萬的修繕及看護費用。
“我帶個頭,給咱們祠堂捐一萬。”廖章闕舉著一沓鈔票大聲道。
“好,我捐八千!”
“我五千!”
羽洪舟也代表自己家捐了五千,記得是他的族譜名字,廖洪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