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爭議(第1/2 頁)
《眺遠雪景圖》
顧名思義,雪景肯定是側重點,近景則有兩株梅花點綴,雪景佈局有些偏上,若是沒有這近景點綴一下,那就顯得頭重腳輕了,按照羽洪舟半滴水的初步鑑定,此話倒是有點像八大山人的救場之作,當然,雪景的工筆也確實不差,寥寥幾筆,把雪的厚重完全展現。
“老魏,你看出點什麼沒有?”
“沒……這個實在不好判定!”魏老眉頭緊皺。
“你怕不是在亂說?精氣神什麼的太抽象了!”趙採馨有點不悅道。
“不抽象,小菜心你不懂,但是小夥子,你說的這畫中有兩種精氣神我確實一時間分辨不出來。”馬老眯著眼開口道。
“呵呵,這就是我的鑑別手段了,不過我也可以再提示一點,據我所知八大山人是出家人,這梅花與字有道家符籙的味道,至於這雪景,則沒有。”羽洪舟笑道。
“道家符籙?”馬、魏二老再次碰了碰眼神,而後又再次細細觀察起來。
十幾分鍾後,二人同時搖頭,道:“沒有參照物,一時間難以區分。”
瞧見這二人如此,羽洪舟乾脆道:“有筆墨嗎?我畫一張符給你們看看便知。”
二老頓時朝趙採馨望去。
趙採馨點點頭。“有。”然後她轉身上樓,很快便取了筆墨宣紙下來。
羽洪舟拿起毛筆,略一思量後一鼓作氣動筆、落筆!
“這是辟邪符?”魏老忽然開口,似乎對符籙也有研究。
“正是。”羽洪舟點點頭。
“沒想到小友還會這一手本領。”魏老感嘆道。
“給我看看。”馬老把羽洪舟的符籙拿到近前,然後二人又看了看桌上的畫,終於發現了其中的關竅。
每個人的筆鋒都有自己特點,特別是名人字畫,這種人會把自己多年的習慣深入筆畫之中。
而羽洪舟經常畫符自然也不例外,與畫中的筆鋒一比較,雖然筆鋒不同,但是兩者確實又有非常明顯的共同點。
“這……確實有符籙的味道!”二老仔細對照之後同時驚訝出聲。
“所以這是二人合力之作,不過這雪景雖然也不差,但是比起八大山人就差半個檔次了,此畫應當要折點價。”羽洪舟道。
“也不盡然,若是能找出此雪景的作者,那此畫說不定還要增值,應當是兩位名家交流之作!”馬老道。
“那就麻煩二老找到並確認此雪景的作者再說吧。”羽洪舟頷首道,像這種二人合力的作品並不是沒有例子,確實也能增值,但是關鍵是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何況此畫中僅有八大山人一人的落款。
“要點時間對照,小菜心,此畫我收了如何,你還有另外同等價值的東西嗎?”馬老忽然這般道。
趙採馨搖搖頭,道:“實在不行就折點價吧,您二老看看折多少合適?”
“唉,折價就可惜了,就是時間不夠,時間夠的話一定能找出此雪景的作者,那此畫的價值至少要加個千萬,若是折價的話,也就折個千萬下來的樣子。”魏老嘆息開口。
“那行,能接受,那此畫便算11億了。”趙採馨朝羽洪舟道。
羽洪舟點點頭,看網上的資訊,八大山人的真跡確實值這價。
“還有一座銅像呢。”趙採馨道。
“銅像就不用看了,現代工藝品。”羽洪舟道。
“你開什麼玩笑?”趙採馨瞪大雙眼。
“小友?此話怎麼說?”馬、魏二老也是同時臉色一變,這小夥子……今天是特意來打臉的?
“萬昌發,你們認識嗎?”羽洪舟忽然問道。
“咦,你竟然知道此人?”馬老驚呼道。
“此物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