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部分(第1/2 頁)
�
這個選擇很有意思,或許這些法國人還寄望於法屬印度支那未來能夠恢復正常秩序,他們也能返回家園,但下意識裡他們已經不再信任法國政府,而是把希望寄託在蘭芳政府身上,這個選擇就有點玩味了。
蘭芳政府並沒有拒絕這些法國人的避難申請,除了蘭芳和法國的傳統友誼之外,更多的考慮是對法國政府施加影響,當然也有一部分經濟利益上的考慮,除了一部分法國人逃出西貢時太過匆忙沒有來得及隨身攜帶財物住進救濟站之外,大多數法國人隨身都攜帶有價值不菲的財物,有些法國人甚至直接在椰城或者巨港買房置地,擺出一副長期居住的架勢,對於這些人蘭芳政府當然不會拒絕,甚至會非常歡迎。
七月二十六號,從金州出發的蘭芳陸軍裝甲第一師登陸馬來半島,英軍在馬來半島部署有三個英軍師和兩個英屬馬來亞僕從師,以及四個印度師,總兵力超過十五萬人。
蘭芳用於進攻的地面部隊只有三個師不到五萬人,和英軍的差距很大,但缺少裝甲部隊的英軍無法抗衡第一裝甲師的坦克部隊,在裝甲第一師的強勢推進面前,英國人的抵抗如同螳臂擋車,甚至無法遲滯裝甲第一師的前進速度。
客觀上說,英國人的戰術也在進步,上一次世界大戰後,所有人都意識到塹壕戰的殘酷,再也不願意把有限的有生力量投入到塹壕戰的血肉磨坊中,裝甲部隊成為戰場上的主導力量。
其實英國人研究武器更喜歡傻大粗黑,不管是戰列艦還是坦克,英國人總是希望擁有更厚的裝甲,更強的火力,這樣一來,不可避免的一個後果是英軍的坦克差不多都是重型坦克,而英屬馬來亞的地形複雜,水網密佈,沼澤遍地,到處是原始森林,在這樣的環境中,重型坦克實在是不如輕型坦克或者是重型坦克好使,再加上英國人的產能有限,僅有的重型坦克也數量不足,更無法組織蘭芳軍隊的進攻。
其實到七月二十六號的時候,英國人已經有了撤離英屬馬來亞的意思,此時撒丁島海戰的結果已經傳遍全世界,英國人集中了英國海軍接近一半的主力艦進攻撒丁島,但還沒抵達撒丁島就遭到蘭芳空軍的突然襲擊,英軍艦隊中的三艘航空母艦全部沉沒,其中“光榮號”是英國人自己不得不擊沉的,
英軍艦隊中的六艘戰列艦中,旗艦“胡德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艦遭重創,不得不拖回船廠大修,“百人隊長號”戰列艦和“聲望號”戰列艦被擊沉,其他重巡洋艦和輕巡洋艦損失過半。
雖然付出瞭如此慘重的代價,但英國人還是沒能奪取撒丁島,撒丁島上最後留下的地勤人員都已經登上快艇準備前往科西嘉了,結果等來了空軍部隊擊退英軍艦隊的訊息。
這個結果馬上就震驚了全世界,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審視蘭芳的實力,擁有強大空軍的蘭芳,在其他國家的空軍成長起來之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幾乎是不可能被擊敗的,而蘭芳空軍也不會固步自封,同樣也會繼續進步,考慮到蘭芳空軍現在擁有的優勢,其他國家空軍和蘭芳空軍之間的差距不僅不會縮小,反而會進一步擴大。
戰爭打到這個程度,就連英國人自己也感覺這場戰爭無法繼續下去,為了保證英軍在本土的優勢,英國人不得不放棄英屬馬來亞,甚至準備放棄印度,把所有的有生力量全部撤回英國本土,把希望寄託在和蘭芳在本土的決戰上。
只可惜蘭芳軍隊的動作出乎英國人意料之外的快,英國人還沒有來得及撤離馬來半島,蘭芳軍隊就已經發起進攻,這讓馬來半島上的英軍部隊無法脫身。
八月一號,英國駐英屬馬來亞總督尼克威廉宣佈投降,蘭芳俘獲了包括四萬英國人在內的十萬俘虜。
如果這場戰爭可以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話,那麼九月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