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為了表彰霍去病在這次受降中的功績,漢武帝再次下令益封1700戶給霍去病。兩次出擊河西及接受渾邪王投降的過程中,霍去病充分顯示了其勇武、機智、果斷的軍事指揮才能,其聲望、地位日增,與大將軍衛青已不相上下。
漢武帝對這三次戰鬥給予很高的評價,在他認為,這個時候如果不反攻,那就會失去最後決戰的時機,況且此時他已經到了壯年,是該給予匈奴最後的一擊了。
下集:封狼居胥
=
50封狼居胥
更新時間2015-10-19 17:30:45 字數:2448
西漢王朝在河西戰役和接受了渾邪王所部的投降後,將他們分別安置於隴西、北地、上郡(今陝西榆林地區)、朔方、雲中等五郡,定居在黃河以南塞外一帶地區,稱為&ldo;五屬國&rdo;。這次戰役和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以後,漢逐漸在河西地區設定了武威(今甘肅民勤地區)、張掖(今甘肅張掖以北)、酒泉(今甘肅酒泉)、敦煌(今甘肅敦煌西)四郡,歷史上稱為&ldo;河西四郡&rdo;。這樣,長期被匈奴做為從西方進襲中原戰爭策源地的河西地區,便逐漸變成了穩定發展的農業生產地區。後來西漢王朝又遷徙關東貧民72萬多人,定居於隴西、西河、上郡、北地等地區。這些措施無疑對鞏固河西、河南地帶,發展當地社會生產,具有長遠的重大戰略意義。漢王朝由於奪得了河西地區,基本掃除了西部匈奴勢力,遂將隴西、北地、上郡三郡戎卒減少一半。
匈奴奴隸主統治集團對其右部的慘敗已無可奈何,對日益面臨漢王朝更大打擊的局面也一籌莫展。這時,以前在漢匈漠南戰役中投降匈奴的翁侯趙信,已娶單於姐姐為妻,深受單於器重,被匈奴當成僅次於單於的顯赫人物。他向單於建議說,我大軍退居大漠以北,以引誘漢軍來攻,待漢軍疲憊不堪之時,再行攻擊,必然置漢軍於死地。此建議,很受單於的重視。
匈奴伊稚斜單於對右部的被殲甚為惱怒,於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秋,以兩路大軍,每路各數萬騎,進襲右北平和定襄郡,殺掠漢吏民1000餘人而去。
漢朝消滅了匈奴的右部勢力之後,解除了來自西方的威脅,但東北方的匈奴左賢王和匈奴單於本部尚擁有相當的實力,仍然是威脅漢北部邊境的安全和妨礙西漢王朝統一我國北方地區的強大勢力。西漢王朝為了推進我國北方地區的統一,徹底消滅匈奴貴族奴隸主政權,在經過了近兩年的發展經濟、改革稅收、積累財富、秣馬厲兵的認真準備之後,決心向匈奴單於本部和東北部左、右賢王的勢力發動進攻。
元朔六年(前123年)漠南會戰後,匈奴伊稚斜單於撤兵漠北的目的之一,是企圖&ldo;誘罷漢兵,繳極而取之&rdo;。不料漢武帝卻轉攻河西,使匈奴的誘兵之計落空。惱羞成怒的伊稚斜單於,於元狩三年(前120年)春發數萬騎兵,分別從右北平、定襄兩郡入犯,殺略千餘人,企圖藉以激怒漢武帝,誘使漢軍北進,在漠北予以殲滅。
鑑於匈奴單於本部及左賢王部仍具相當實力並嚴重威脅漢朝北部邊疆安全的現實,考慮到漢軍經過以往多次實戰的鍛鍊,已經積累了使用大規模的騎兵集團遠途奔襲的作戰經驗,漢武帝決意乘河西新勝之帆,加強北線進攻。元狩四年(前119年),他下詔實行幣制改革,又令&ldo;初算緡錢&rdo;,實行鹽鐵專賣,以籌集戰爭所需要的大量物力和財力。同時,與諸將商議對匈奴的作戰方針。他認為:&ldo;趙信為單於畫計,常以為漢兵不能度幕(漠)輕留,今大發卒,其勢必得所欲。&rdo;決計利用趙信的錯誤判斷,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從而確定了一個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