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土地累進稅,非合作博弈(第1/3 頁)
實際上。
對於變法,帝國並不想那麼快的,就涉足到改革的深水區中,而是打算先解決簡單的問題,再解決困難的麻煩。
奈何一些地主士紳,根本就是給臉不要臉,絲毫沒有配合帝國變法的覺悟,反而成為了攔路虎絆腳石,死死抱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放,不能承受絲毫的損失。
要知道在修路這類的基建專案中,帝國對徵地是有補償標準的,佔用一畝耕地會補償20龍元,空閒土地補償5龍元,荒地最多補償1龍元……這補償標準雖不高,但並不是白白使用土地。
何況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建好了,地主們也能從中獲益,得到諸多的好處。
只是土地在他們眼中,就如同命根子般,佔用他們家的地,比挖了他的祖墳還嚴重,那點少的可憐的補償金,他們根本就不稀罕,總之就是堅決不同意,就是要成為最強的釘子戶,跟官府硬剛到底!
於是短短几天,就爆發了數十起衝突,死亡十餘人。
官府不少基建專案的進度,受到了明顯影響,有些已經修好的路段,都被連夜挖斷,可見帝國的變法,遭遇到了真正的困難。
而這種情況要如何處理?
需不需要出動大軍,殺個血流成河,蕩平一切的阻礙?
當然,帝國朝廷,還是比較講道理,並不會採取過於粗暴一刀切的做法,那隻會導致矛盾更加激化。
所以定了一個賠償標準,納稅工中,如果有被打傷的,輕傷賠5000龍元,重傷或殘障1萬龍元;如果有在衝突中被打死的,要麼賠償10萬龍元,要麼背後指使者償命……也會提供多個的選項。
至於地主那邊的傷亡損失該怎麼辦?官府會不會賠?這當然不可能賠,襲擊帝國基本盤,本身就是重罪!沒有抓起來嚴懲就很不錯了,什麼?你說這不公平?帝國不保護自己的基本盤,難道去保護外人的利益麼?不管有些矛盾的是非曲折如何,只要一方是納了稅的基本盤,一方不是基本盤,帝國會維護那邊還用想麼?
除此之外。
5月6日。
帝國變革部,還在《炎龍日報》的頭版位置,正式推出了《土地改革方案》。
且該方案是強制性改革方案,不需要經過民意的批准,就會在京畿省範圍內推行,日後會全國施行。
《土地改革方案》的主要內容,就是土地累進稅制度。
即以‘戶’作為納稅單位,再按照擁有土地面積的多少,對應不同的徵稅稅率:
農戶所擁有的土地,面積小於等於200畝者,稅率為土地每年產出價值的5%。
面積超出200畝,小於等於1000畝者,稅率為10%。
面積超出1000畝,小於等於3000畝者,稅率為20%。
面積超出3000畝,小於等於1萬畝者,稅率為30%。
面積超出1萬畝者,稅率為50%,或每畝每年支付10龍元的稅金。
還有,禁止一切土地私自買賣行為!
如果農民想賣掉田地,只能賣給官府;若私下賣給他人,便是非法交易,官府不會予以承認。
且即便在官府公證下,發生了土地交易行為,賣家也得先把田地賣給官府,然後官府再把田地租給買家,並保留有在必要情況下,原價贖回田地的權利。
另外,為鼓勵與支援工商業的發展,如果是用於建造工廠,或可以開礦挖礦的土地,則不統計在農業用地內,不會受到土地累進稅的影響。
但問題馬上就來了。
要知道神輝大陸的面積巨大,炎龍帝國的領土就接近6000萬平方公里,京畿省的人口雖多,但城市人口占三成半,農村人口約5500萬,而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