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二十六派 帶頭之人(第2/3 頁)
裘洛戎離開後,張矩一直盯著宣紙名錄沉思,直到牛二來通傳,江漁求見。
江漁走進書房之後,也不客套,一叉手開門見山道:“從昨夜查到現在,盤問了上百人,沒人知道如意樓掌櫃錢廣勝的下落。住在如意樓的胡商賣的是香料和珠寶,又買了些藥材和茶葉,並無可疑之處。聽酒樓和妓館的夥計說,這夥胡商每次喝酒耍樂都是六個人,而住進如意樓的是八個人。我讓畫師給錢廣勝和那兩個胡人畫了像。”
江漁將畫像遞給張矩,張矩展開一看,不禁讚道:“筆鋒細膩柔韌、設色華美、精微傳神,真乃妙品!”
江漁略笑了笑,又道:“這兩胡人深居簡出、行事謹細,幾乎沒有離開過如意樓。我猜測他二人是為掩人耳目,故意與胡商同行,可惜現在下落不明……”
“武盟忠義堂遇襲之事,江莊主聽說了吧?”
“聽說了,不可思議。”江漁臉色愈發焦憂。
“武盟之中可有胡人?”
“有。張使君懷疑他們上了酉山?”
“既然州縣找不到,如果不在酉山,應該已經離開了辰州。如今當務之急是找出滲進武盟之中的細作,請江莊主將畫像送上酉山,讓武盟搜查畫像中的三人。”
江漁叉手道:“請使君放心,我立即差人去辦。還有一事,約莫一年前,專為武盟送糧的五家店鋪全被洛陽的幾個豪商買下,而且出手極闊綽。”
“看來卓巡判的猜測不差,酉山上滕四衢、齊曜和羅雲三樁命案,兇手應該是混在送糧的腳伕之中離開了酉山。”
“是否將這五家店鋪的掌櫃拿下,詳加審問?”
“不必,別讓掌櫃離開望酉坊即可。”
……
入夜了,張矩回到臥房,坐在方桌旁繼續看著名錄。人行事皆有謀律,他必須儘快找出這個勒蘇的謀律。
臥房門一聲輕響,苗若玫已經坐到了方桌旁,看著張矩手裡的名錄,道:“張使君怎麼查起了武盟?難道張使君已經忘了吳忌的案子?”
張矩收起名錄,正色道:“實不相瞞,吳忌案已經牽涉到吐蕃細作,吐蕃細作已經滲進武盟,情勢十分危急,張某必須儘快找出這些吐蕃細作。苗娘子,不論是為社稷大義,還是為個人恩怨,也是時候告知你的真正來意,否則張某再難留下苗娘子。”
苗若玫面色凝重,從小耳濡目染,她當然清楚「吐蕃細作」四個字的份量。但她卻猶豫了,現在到底該不該將事情告訴張矩?事到如今只差最後一步,但很多事已經超出了當初的謀劃,一意孤行是否還能行得通?
張矩在等她回答,耐心地等,儘管他已大致猜到了答案,但關鍵的線索往往隱藏在細處,他需要苗若玫坦誠相告,他還想知道苗若玫與她酉山之上的同謀是否值得信任?
“我想知道,問我來意的是辰州刺史張矩,還是杏林妙手張仁?”
張矩想也不想,道:“今夜坐在這裡的是為兄……張仁。”
“二孃張玫,給兄長講一個故事。”苗若玫緩緩道:“當年,長孫無忌借房遺愛謀反案陷害江夏郡王,以致郡王獲罪流放象州。更可恨的是,長孫無忌還不肯放過郡王,竟然暗通江湖武人半路刺殺郡王,若不是「潛龍尊者」楊證天及時出手相救,郡王早就死在途中。但那次截殺之後,郡王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含恨而終。”
“他們不僅陷害忠良,還趕盡殺絕,你說他們該不該死?”
果然是李道宗案,與卓不浪信中所言不謀而合。張矩道:“你之前說過,吳忌是摹寫密信陷害江夏王。那麼,覺相和滕四衢、齊曜、羅雲等人就是刺殺江夏王的武人?”
“滕四衢不過是個水匪,他是專為刺殺籌措銀兩,他還買下了他們動手的客棧。真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