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第1/2 頁)
住的還是原來的小院,重新做了翻新,比從前順眼許多。
陳秀麗準備的菜,還真像她自己描述的,大魚、整雞……排骨燉玉米都是用盆子裝的。
幾個人在桌邊圍成一圈,每人都分了一杯酒,就著這酒,大家有一搭沒一搭地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趣事,原本疏離的感覺漸漸消散開,氣氛熱絡起來了。
陳秀麗還不忘問:「鍾老師,菜合胃口嗎?我們口味重,對你來說可能有點兒鹹了。」
鍾恪行卻搖搖頭,道:「很好吃,這裡有很多我都沒有吃過。」
他這人有個特點,說話時總是一副鄭重其事的模樣,讓人覺得很有誠意。
陳秀麗其實有一些私心——她做的大都是蔣夏愛吃的菜,猛然聽到這樣的誇讚,反倒不好意思起來,過了好半天,才哎呦一聲,說也沒有那麼好。
到了夜晚,蔣小城和鍾恪行睡在小屋裡,蔣小城問:「今天的菜,你真的覺得好吃嗎?」
鍾恪行道:「當然,這些菜看起來和網上的照片一樣。」
蔣小城笑了,說:「你還做了功課嗎?」
鍾恪行沉默一下,道:「很久以前了,我們剛認識,我約你去博物館那次,我本來想請你吃家鄉菜,但看你好像愛吃辣,就換成了火鍋。」
蔣小城啊了一聲,想起來了。
他還想起他在湖邊拒絕了鍾恪行,因為那個不慎落水的孩子,這一份感情才有轉機。
他不確定當時鐘恪行聽沒聽到那些話,有些心虛,就沒接茬。
過了一會兒,鍾恪行又道:「很安靜。」
這裡的安靜,久居城市的人是不大習慣的。
蔣小城說:「是啊,這附近人家少,旁邊是一片田野,很漂亮,明天我帶你去。」
在去田野之前,蔣小城想先回自己的家——那個他和母親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
舅舅家在小鎮的東街,蔣小城的家在小鎮的西街,從東到西的這一路,蔣小城一直說個不停,他懷著激動的心情,把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介紹給心愛的人。
「這個是我的初中,它旁邊是小學。」
「他們家以前養了一隻很大的黑狗,每次有人路過,它就不停地叫。」
「本來有一個文具店的,現在好像關門了。」
「劉記麵館……就是這個!我小時候特別愛吃他家的面。」
「這種草到處都有,我喜歡摘它的種子。」
「是薺菜。」鍾恪行說。
再往前走,路漸漸荒起來,植物自在隨意地生長著,像是很久沒有人走過。
終於,走到一座廢棄的房子前。
它是那麼熟悉,和記憶中的比又有些小,蔣小城看著,眼睛慢慢潮濕了。
鍾恪行說:「我們進去吧。」
院裡得草長得將近一米高,鍾恪行走在前,開出一條路,又轉身拽住他的手,帶他往裡走。
家裡早就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門沒有鎖,蔣小城輕輕一拉就開了,灰塵撲簌簌地落下。
一陣塵封的味道撲面而來。
屋子裡小到一個眼神就能裝滿。
鍾恪行說:「不領我參觀一下嗎?」
蔣小城的眼淚本來要落下了,被他這樣一說,又笑出來,當真介紹道:「這個地方是廚房,那裡是灶臺,左邊這個是臥室,右邊是放雜物的地方。」
整個屋子裡,就只有放雜物的那個房間堆些東西,鍾恪行走過去看,是一些破布爛鐵。
蔣小城整個人沉浸在回憶裡,沿著牆壁慢慢走慢慢看,大腦裡湧現出很多模糊的回憶。
忽然聽鍾恪行在背後叫了一聲小城。
蔣小城回過頭,見鍾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