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1/2 頁)
隆慶皇帝親自在午門舉行受俘儀式,祭拜老天,上告太廟,一一審訊後將他們凌遲處死,傳首九邊。
趙全等人伏誅後,朝廷上下為之大喜。自此,籠罩在長城上空的戰雲頓時消散,和平的陽光又普照在這塊飽經戰火的土地上……
張居正等人也信守承諾,把俺答孫子封了明朝官職後,威風凜凜地禮送回家。俺答和鍾金哈屯(即三娘子)感激得流下熱淚,遣使感謝明廷不殺之恩,發誓再也不侵犯大同邊境。
中央與邊臣的齊心協力,取得交換人質的成功,然而這只是制虜安邊的開始。王崇古根據內閣指示,動員俺答及其子侄昆弟先向明朝納貢,俺答爽快地表示願意遵辦。
雪花飛舞的寒冬,俺答聯合蒙古各部正式嚮明廷提出封貢請求。不巧的是,方逢時因&ldo;丁憂&rdo;回籍守喪,暫時離開崗位,由山西按察使劉應箕接任大同巡撫,劉氏與方逢時私交甚密,尤其支援前任巡撫對蒙政策。張居正就鼓勵王崇古和新巡撫趁此絕佳機會建立不世之功。
前線形勢一片大好,朝中政局卻不容樂觀。
保守派在上個回合一度支援誅殺趙全等漢奸,卻始終不贊同開市貿易,他們繼續團結起來反對封貢,一切又陷入僵局。保守派固執地認為:&ldo;堂堂大明和韃靼互市,仿若漢與匈奴之和親、宋與契丹之&l;檀淵之盟&r;,喪權辱國,有損國朝顏面。王崇古為邀一時之功,不考慮國家長遠利益。&rdo;
張居正無法忍受保守派的冥頑不化,厲色呵斥:&ldo;封貢一事是制虜安邊的大機大略,這些人以娼嫉之心,持庸眾之議,只顧眼前,不見長久,費盡心機搞破壞。國家以高爵厚祿供養這些人,但他們真連犬馬都不如。納貢丘市有利於國家朝廷,我們應勇於任事,絕不推脫!&rdo;
進而耐心地逐條分析與俺答通貢開市之五利:
一、邊關多年來飽受戰爭之苦,通貢開市促使敵對雙方化干戈為玉帛,有利於邊鎮安定,邊民安心農業生產,發展當地經濟;
二、每年可為國家省下數十甚至數百萬軍糧、軍餉,利用省下這些錢,明朝可趁此加強戰備;
三、俺答臣服,地緣政治上對蒙古其他部落有巨大的牽製作用,東制土蠻,西制吉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四、收降納叛,板升地區(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十萬漢人搖身變成大明子民,成了這塊混雜之地一極重要制衡力量,可極大促進邊境地區的穩定,進一步緩解邊防的壓力;
五、利用俺答家庭內部紛爭,大明也有了進一步牽制俺答的殺手鐧。
王崇古得信後,不禁嘖嘖讚嘆:&ldo;張閣老才是真正懂得國家大計的人呀!&rdo;在張居正策動下,王大人倍加自信地向大家保證:&ldo;當年嘉靖馬市只是不得已的舉措,現在與蒙古互市,則是雙贏的局面,絕不會重蹈嘉靖馬市覆轍。&rdo;他奮筆疾書,向朝廷上奏八條封貢互市的具體建議,分別是:一、議封號;二、定貢額;三、議貢期;四、立互市;五、議撫賞;六、議歸降;七、審經權;八、戒狡飾。
隆慶皇帝閱過王崇古的奏疏,思慮縝密且切實可行,頓有柳暗花明之感;再看看那些與之爭得面紅耳赤的保守派大臣的意見,優柔寡斷的他頓感頭疼,遂召開御前會議,廷議此事。
內閣大臣們的意見比較統一,李春芳、高拱、張居正贊同,新入閣的殷士儋也不反對。
廷議開得很激烈,投票結果很尷尬:
與會代表四十四人,其中,定國公徐文璧、吏部右侍郎張四維、僉都御使李棠等二十二個人贊成封貢互市;
工部尚書朱衡等五人只贊同封貢,不支援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