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萬曆聽了深以為然:&ldo;先生說的對。&rdo;
君臣談話接近尾聲,萬曆關懷說:&ldo;先生沿途辛苦了,今日見面後,先在家休息十日後再入閣議政吧。&rdo;還吩咐司禮監太監張宏引導張居正到慈慶宮、慈寧宮,朝謁兩宮皇太后。
金秋九月,張母趙氏在司禮監太監魏朝伴護下,抵達京郊。萬曆特命司禮監太監李佑到郊外慰勞,兩宮皇太后也遣太監前往郊外慰勞。
一路上,儀從煊赫,路人爭相圍睹首輔之母的儀容風姿。萬曆皇帝及兩宮皇太后特意把張母接進宮來,賞賜大量金銀珠寶,用對待家人的禮儀盛情款待張母。
皇帝與皇太后對張先生尊崇得無以復加,儼然超越君臣,親密如家人。君臣關係,千古無量。
第十三章 權力巔峰
權力的後遺症
或許是自信心極度膨脹,或許是皇室無與倫比的依賴寵信,或許是門生接連不斷的彈劾給張居正精神上帶來莫大刺激,奪情以後的首輔在工作作風和個人操守上都有很大轉變,他變得聽不進反對意見,且好奢樂諛。
一般而言,人性格中存在的缺陷與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是一枚硬幣的兩個方面,消極面與積極面同時存在。積極面會促使人成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消極面開始占上風,成為制約人前進的瓶頸,乃至功敗垂成。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只要認準了目標,就會勇往直前,任他謗書盈篋也從不理睬,是鐵腕宰相的行事風格。這種風格好而言之是執著果斷,但太過堅持己見未嘗不是剛愎自用。
刑部侍郎劉一儒非常擔心,位高權重的首輔一味這麼唯我獨尊地放縱下去,一旦釀成大錯,必將遺恨千古。劉大人便以討論時政的名義稍加規勸。
劉一儒絕非等閒之輩,張居正早在翰林時期與他官位相匹、志趣相投,並把自己的掌上明珠,美如天人的獨生女許配給才品卓越的劉家公子。
張小姐出嫁時,宰相老爸為寶貝女兒準備了珍寶首飾作為嫁妝,可劉氏父子自居清名,新媳婦攜嫁妝進門時,他們吩咐下人把那些陪嫁的珠玉綢緞小心封存了,不許擅動。
這番舉動,不管劉家是有意還是無意,總之傳出去博得了相當的好評。劉氏如此冷淡對待權勢巔峰的張氏,其中奧妙頗令人探尋與玩味。
劉一儒在寫給張居正的信中首先肯定親家的治績:&ldo;自公輔政,訂立省成之典,恢復久任之規,申明考憲之條,嚴格遲限之罰,大小臣工,鰓鰓奉職,治功既精明。&rdo;
然後筆鋒一轉,給以忠告:&ldo;然政令過嚴則變得苛刻,法律太密則變得擾民,當今綜核既詳,弊端剔盡,而督責復急,人情不堪,不利於培元氣而養敦渾之體也。&rdo;
這些見解比較中肯,實事求是地反映了社會輿情;劉侍郎希望張居正在萬曆新政取得初步成效後,適當調整政策,&ldo;培元氣而養敦渾之體&rdo;。
假如張居正接受劉一儒的忠告,或許可以收回部分早已失去的人心,但若真的接受忠告,便不是張居正了。考成法旨在給怠工官員套上緊箍咒,實現綜核督責,現在稍有成績就想放鬆賺人氣,這正是張居正不願看到的。不圖虛名正是張居正無限精神力量的源泉。
親家自覺無趣,從此漸漸遠他而去。
萬曆初年的政局,在時人和後人看來,終有&ldo;精明有餘,渾厚不足&rdo;的印象。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下屬們為討首輔歡心,看相爺眉宇行事。投機鑽營之徒爭相阿諛獻媚,向張居正贈送黃金製成的對聯,赫然刻著:
日月並明,萬國仰大明天子;
丘山為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