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三郎由上而下盯著三位的大紅花,指著他們說:「我也想要。」
鍾婉一愣,「三郎,我們家……沒那個必要吧。」
按狀元郎算,出仕是正五品,甚至更高一點,從四品也有,但是,三郎長到十六歲後,就會封王,出宮立府,秦姝願意的話還能給他一塊封地,做土皇帝去,不比讀書好啊。
三郎不願,小倔脾氣上來了,「我就要!」
鍾婉默默擦臉上的口水:「跟我鬧沒用,問陛下要去。」
游完街,就是瓊林宴了,鍾婉能出現了,她剛剛穿的一品妃禮服包了一家店才提前看到探花,鍾婉把三郎塞進了馬車,「回去。」
三郎把嘴一撅,背對鍾婉一跺腳。
瓊林宴上出席的皇子是大郎,過了十歲,當然得拉出來溜溜,三郎規矩不全,最好不要出來丟臉,不然明天御史就能參皇子師一筆。
名次越高,位置離皇帝越近,如果是狀元,上首是皇帝,與之對坐的會是現任首相。
夏首相前日批假,說年紀大了不足以支撐,秦姝搶在他前面,把首相換成了莫丞相,還下了一道旨諭,情真意切地說,讓首相回家休養,位置照常讓他佔著,帶薪休假,但國事不能一日無首相,女皇就依次進位,認命了莫丞相。
傳旨的中書舍人是從夏家逃出來的,也不知經歷了什麼。
吳文賓頗為自得,拜過了女帝,見過了首相,對鍾婉和大郎視而不見。
莫丞相心中一跳,瑪德,你不待見鍾婉就算了,秦姝都說不出什麼,那皇子,說不定就是以後老闆啊,這腦子怎麼長的?你以為你很有文人風骨嗎?知不知道有骨頭的人都在下品熬著。
御史們:……
御史們:你以為你很幽默?
大郎在狀元郎就坐後,望著進士們張了張嘴,話到嗓子間又偷偷瞅了下秦姝,嚥下了口中的話。
秦姝表面看不出情緒,莫丞相算看著她長大的,少年時還能看透她一點,如今,越發覺得她像先皇了。
鍾婉沒心沒肺吃著果子,一點不在乎下面議論紛紛。這幾乎已經決定了狀元郎悲催的未來。
過剛易折者,不止這位狀元,至於那名會試第六的老兄,秦姝出於愛惜人才之心保了他一下,避免因初出茅廬而易折,給了他原本的排序,還是第六,賜進士出身,不出意外,他會去外地做個父母官。
秦姝想起他就牙疼,說不定策論裡的事就成真了。
宴會之後,秦姝賜前三名入朝觀政,餘者由吏部統一安排去各郡縣為郡守縣令,攜鍾婉回到後宮,三郎就生撲上來,嗚嗚嚶嚶地哭:「嗚嗚哇,阿孃,我也要大紅花。」
還在為大郎頭疼的秦姝遇上了三郎撒嬌,氣得想把他們一起打包丟出去,如果大郎能挺身而出怒斥狀元,那不用說,太子就是他了,哪怕能指出狀元不敬皇室這一點,秦姝都會很滿意。
到底剛過繼過來,思慮太多。
聽鍾婉說了來由,秦姝低頭看著扯她袖子的三郎,淡淡道:「考上去就是你的了。」
三郎癟嘴:「那要多久?」
鍾婉上前安慰:「狀元郎不過而立之年,探花郎才二十餘歲,三郎已經快八歲了,還有十幾年就能有大紅花了。」
三郎聽進去了:「這樣哦。」
鍾婉笑得乾巴巴的,「是啊是啊。」
二郎聽得鍾婉忽悠三郎,認真糾正,「今科榜眼卻四旬了,而且他們都是自幼苦讀,還有那麼多讀書人名落孫山不得功名呢。」
鍾婉:「……」
三郎:「?嗚嗚嗚哇!」
鍾婉用隱晦的怪怨眼神瞟著二郎,哄孩子容易嗎?
二郎滿臉正直地說:「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