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楊歷新怒目而視:「我說什麼了?」
王亭松道:「御史們品級不夠,我只好來找您了,他們在奏摺上說的話,您都要負責的。崔氏為親王,□□開國時只保留了這一傢俬兵,這麼多年漠北王還如從前般不慕名利,獨子為國捐軀,您不尊重就罷,怎麼還說崔家壞話?難不成您不在大燕國土上?不受崔家庇護?」
「我可沒這麼說!」
「那好,漠北王如今幫大燕奪回國土,莫大的好事,怎麼您還不滿意?」
楊歷新死死瞪著他,「王亭松!不要以為我不知道,漠北王於你有救助提攜之恩,你為崔家說話實乃正常。」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禽獸尚懂仁義禮智信,王某為人,自然只好不差,我不為崔氏說話,那當真禽獸不如。」
楊歷新氣的話都說不出來,王亭松再補一刀,「楊公不言也好,免得步吳御史後塵,太僕已不缺養馬官。」
說完,楊歷新指著他鼻子,渾身發抖,指了一會,昏倒在地,被氣的。
秦姝想笑,及時憋住了,把楊歷新送回家,裝模作樣呵斥王亭松,「楊公年紀大了,也不知還能在朝上站多久,讓他一步又何妨?」
王亭松微微欠身,「臣之過,辦完公務必定看望楊公。」
群臣:「……」看望?這就沒必要了吧。媽的,王亭松這小白臉怎麼也變這麼可怕?
第二個想法是,御史中丞要換了,三年前秦姝也是藉口夏首相年紀大了讓人滾回家了,休賦在家三年都不得還朝啊!是個女人回家生孩子,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父喪母喪才要被迫歇這麼久。
絕招不在新,好用就行,秦姝順利換下了御史中丞。長安同樣出兵五萬增援西北軍,同時給漠北去信。
領兵人選秦姝還在猶豫,範穎之流已老去,近些年能獨當一面的將領實在不多,因此拖延了些時間,足夠和漠北的信件一來一回。
秦姝翻開舅舅的家信,差點以為自己眼花了,靜靜考慮了一會,決定自己去找範穎,像十來歲的時候一樣溜進了太尉府。
剛睡醒的範穎:「……」
「陛下,您穩重些。」
秦姝:「我似乎記得,太尉年過不惑時還在軍營裡和新兵打架。」
範穎:唉。
把家信跟範穎說了,反應還好,他也認真考慮了會,自嘆不如:「王爺比我等還大個十來歲呢,怎麼也不該讓王爺以身涉險。」
復又看秦姝:「您也只剩這一個血親了。」
秦姝默然,「阿叔勿怪我輕狂,我想親自領兵前去。」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五章講科舉難度的部分,不止是科普哦,主要是為了這兩章襯託阿婉有多厲害(好吧就是湊字數)
26、御駕親徵
秦姝說要御駕親徵,範穎隱約有此猜想,「您想找回當年的場子,我能理解,只是太過危險了。」
「阿叔,我這次發兵,不止是想要回當年國土。中原受北方侵擾已久,您從沒想過永絕後患嗎?」
範穎心下一沉,「陛下,其中艱難您也想過?」
每朝每代,北方草原是最大的外患,野草一般生生不息,斬草除根何其艱難。
秦姝又何止想過,「突厥是為蠻夷,尚未教化,如若使其學我中原漢家,禮儀上與我子民無異,那又何來你我之分?」
範穎有些無法接受:「您想教化他們,他們的習俗禮儀也會帶進來,除非您把突厥殺光,不然,讓他們完全漢化是不可能的。」
秦姝:「代價必然有,掌控得宜我的想法是會實現的。」
範穎抹了把臉,強自鎮定道:「我也不懂這些,您覺得是對的,就放手去做吧。但是陛下,不要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