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四寶降生(2)(第1/3 頁)
曹魏相國、晉王司馬昭於鹹熙二年去世後,他的長子司馬炎繼承相國、晉王位。司馬炎一改他的祖父司馬懿、大伯司馬師、父親司馬昭虛偽的面具。把路人皆知的不臣之心,付諸實施。當年十二月,他就迫不及待地廢掉了魏朝皇帝曹奐,自立為皇帝或者說是被文武大臣擁立為皇帝,更好聽的說法是聽從上天的安排而成為皇帝,改年號為泰始。司馬炎自立為皇帝后,沒有對曹魏家族進行斬殺,而是封魏末帝曹奐為陳留王,曹氏諸王都降為縣侯。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司馬師為景皇帝,司馬昭為文皇帝。又將他司馬家族的叔祖、叔父、兄弟大量封王,一次性就封了二十七個王,同時又大封開國功臣,光封公爵一次性就封了十一個。那個幫助司馬昭殺死魏帝曹髦的賈充被封為衛將軍、車騎將軍、魯公。輔佐的是同一個主子,做的是同一件事,到最後的結果卻天差地別,一個被千刀萬剮,滅了三族,一個卻位極人臣,享盡榮華富貴。
經過漢末長期的戰亂,到晉朝剛建立的時候,全國人口已不足漢朝鼎盛時期的十分之一。尤其是中原地區,群雄逐鹿,總是少不了這裡,十室九空,遍地廢墟,百姓們要麼死於戰亂,要麼向四方遷移。遷移到長江以南的最多,其次還有向西方,北方遷移的。汝陰是一個小郡,再加上長期戰亂,當時大概只有八千五百戶人口。這個戶口數是隻統計正常百姓的,如果將隱匿在豪門大戶的人算在內當然遠不止這個數。在司馬炎封的二十七個王中,汝陰郡是司馬駿的封地,他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炎的叔叔。雖然二十七個王都各有各的封地,但這些封地不是一成不變的,皇帝可以根據情況改變諸王的封地。比如司馬駿現在是汝陰王,後來又被改封為扶風王。扶風郡可比汝陰郡大得多。由於很多諸侯王都在朝中有官職,又留戀京師,而且封地不固定,所以很多諸侯王就在洛陽城裡居住,不去自己的封地住,只享受封地的食祿,也就是享受自己封國內十分之一的財稅收入。沒有被分封出去的郡設立太守管理一郡事務,封國內設立國相管理郡國事務。
大晉泰始七年,舒安和韓寧從田中回來,看見大街上貼著的佈告,大概是說:自漢末天下大亂,戰禍不斷,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人口又不斷遷移,朝廷及地方各郡的戶籍冊基本都是形同虛設。如今大晉皇帝平定四海,天下太平,百姓陸續回到原籍,安居樂業。所以,著令各州各郡各縣將各自屬地範圍的戶籍人口數、田地畝數統計出來,上報朝廷……
舒安回到家中,兒子跑過來抱住他的腿。他將兒子抱起,走到舒博士屋中。舒博士自從孫子四歲起,就不再去田裡了,專門在家看孫子,教孫子讀書。這孩子極聰明,如今已經能將論語背得滾瓜爛熟了。現在舒博士已經開始教他《詩經了。
舒安將佈告中的事向父親說了。
舒博士說道:“嗯,是啊,孫兒都六歲了。馬上又要登記戶籍了,不能老是叫乳名了,是該起個正式的名字了。”
舒安道:“這次清查人口,是要登記姓名的。你是太學博士,我家不比別家,要起個正式的名字才好。總不能像別人家似的,想不出名字,就隨隨便便的把叫慣了的狗兒、牛兒等乳名當作正式名字。”
舒博士點點頭,笑道:“你是孩子的父親,還是你給他取名吧。”
舒安推道:“父親是太學博士,有父親在,兒子怎麼敢造次呢?”
其實舒博士早就想好了:當初自己從太學回來的時候,正值司馬昭以臣欺主,滿朝文武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沒人敢盡人臣之責,這幫人雖然不是罪魁禍首,但也算不得忠義之臣。為什麼現在沒有屈原、晏子這樣的人了呢。他尤其是敬佩晏子的機智勇敢,能言善辯,忠心耿耿……
“就叫舒晏吧。”
舒安聽了,答應了一聲,摸著兒子的小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