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1/2 頁)
我也暗自懊悔,都怪自己說話之前缺乏思慮。但細想,應該也沒什麼要緊罷,蕭衍應該也不會為這點小事生氣。因此這懊悔也只在我腦海里停留了一瞬,便隨著晚風蕩滌而煙消雲散。
第17章 驪山1
昨夜萬裡清空,清晨的微風吹過殿外桂花樹,紛紛揚揚,灑落一地細碎香蕊。我從篋櫃裡找出了一件玉色織銀鸞紋裳,梳了髮髻,簪上綴著珍珠的銀釵。嬿好在我身後猶豫了很久,終於上前提醒:&ldo;方才芳藹公主命人送來信,說是在長安東郊雁滿臺等太子妃娘娘。&rdo;
我拿在手裡梨花木梳微滯,想起聖壽當晚芳藹約我去城外接英王和靡初一事,沉默了一會兒,凝著上面浮雕的花鳥雀紋說:&ldo;派人去雁滿臺說一聲,就說今日東宮事忙,一時脫不開身,太子殿下也不許我出去,讓芳藹不必等我了。&rdo;
嬿好不明所以,眼睛睜得圓如潤珠:&ldo;可……今日明明無事,殿下那邊您也沒跟他說過……&rdo;我打斷:&ldo;快去。&rdo;
嬿好&l;嗯&r;了一聲,不再多言語,喚過一個小宮女耐心吩咐了一陣兒。
銀釵上流朔瑩光,刀削斧鑿般刻出薔薇沐雪的樣式,線條流暢簡約,但雕工卻精細秀致,這是從前未出閣時母親為我置辦得。她說我的面容算不得嫵媚妍麗,有些隨了父親清雪玉潤般婉約清秀,配上這種精緻清淡的飾品最相宜。我有時候想,也許自己的心裡住著半闕城池,終年積雪縈繞寒冰不化,猶如高山巒巔。
聖壽節過後,我便有了大把的閒暇可供消磨,茶餘飯後我將那天意清對我說過的話仔細琢磨了一番,覺得事關姜彌和舊事,總要想法兒探聽一下。但不能讓意清出面,而莫九鳶也不行,他是齊晏的徒弟與當年的事有若干攀扯,稍有不慎極易惹禍上身。思來想去,唯有一人最合適。
姜子商。此人素來與蕭衍走得極近,又是姜彌的愛子,就算姜彌再謹慎同住一個屋簷下總會露出些蛛絲馬跡可追尋。我思量著,他當年做下的那些事應是不會讓自己兒子知道,所以從姜子商那裡套些話出來也未必不可行。只是……他平日裡雖紈絝了些,但歸根結底還是個秉性純良的人,這樣利用他探聽他爹的私密似乎有些不太地道。再者說也不能保證他會不會無意中向姜彌透露這些事,萬一引起了姜彌的注意豈不是得不償失。
所以這念頭僅在心裡浮掠著飄過,並沒紮下根須。
正當我伏案煩惱之際,聽見嬿好在我身後脆生生地喊了一句&ldo;太子殿下&rdo;。我忙從臥榻上站起身,見蕭衍一身黑衣廣袖,衣袂飄飄而來。
他和我一起吃了晚飯,言語交談間才知道韶關那邊與突厥戰火稍熄,突厥阿史那始弼思可汗派遣其麾下貞武將軍默拓作為使臣前來覲見嘉佑皇帝,皇帝決意在驪山行宮召見,因此百官隨駕,都要去驪山行宮住上一段時間。
當蕭衍的筷子第三次落到那盤清炒筍尖上,我把盤子推到他跟前,他用嵌銀箸筷在青瓷盤子上點了點,說:&ldo;我要隨父皇一同前去驪山行宮,孝鈺,你和我一起去吧。&rdo;
驪山行宮我從小去過多次。皇帝陛下每年都要去那邊避暑,宮眷百僚隨行,聖駕華蓋如錦,逶迤綿亙數裡,從太極宮到驪山,舉目望去奼紫嫣紅。但是去年和今年皆因聖體抱恙而取消了驪山之行,我私心裡覺得,皇帝可能是忌諱,怕自己身體不好離宮會讓社稷不穩。這一次他肯在驪山召見突厥使臣,八成是干戈止息,烽火湮滅,大周與突厥又有很長時間的和平相處。
我想了想,點頭。
蕭衍好像沒料到我會答應得這麼爽快,眉宇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