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凱城安祈堂(第1/1 頁)
如果娘子做了不合適的事算誰的?那必須算女方的錯,如果孃家沒能力的,那就一休了事。但如果孃家給力?那就找個替死鬼也不是不不可以。
反正段大人的正室在老家伺候老人,帶出來的只有兩個通房,叫做有個人伺候就行了的意思。別說通房了,就是姨娘都不適合出來社交的。哦,人家都是正室,就你家來個賤妾,這是看不起誰呢?
但段大人覺得女人都是無用的物件,也就不覺得夫人外交有什麼毛用。江婉覺得這個段大人進士出身,幹了快二十年了,還被扔在這個鳥不拉屎的邊境,這跟他的眼界和見識有很大的關係。要知道官場上夫人外交也是很重要的,但明顯段大人不這樣認為。
瞧瞧,這回出頭露臉做善事、揚名立萬的機會,段大人就完美的錯過了。年底寫自己功績的時候就少了一個說嘴的地方,這不是蠢是什麼?
安祈堂凱城分堂裡,謝小將軍用著謝二夫人籌集的銀子,按著江婉的計劃如火如荼的修建著房屋。
江婉計劃著凱城的安祈堂辦成半工半讀的善堂:男孩子,身體還行的找領養,身體不行的學手藝。什麼做麵條、做餅子、饅頭、包子,編草鞋、做筐子簍子等等,總要學門手藝,最後做了東西到街上擺攤去。
女孩子:身體健全的,能領養走最好,不行的養到六歲就由安祈堂出面,跟大家大戶籤活契,十年八年的,到時候了就領回安祈堂嫁人。當然如果主家指了人嫁,要是女孩子自己願意也是可以的。但是有殘疾的女孩怎麼辦?
這個也是有經驗的,也是學門手藝,什麼繡花、織布、做荷包手絹、打絛子等等都行。做好了出路都是現成的——拿給安祈堂裡的男孩子去賣。
所以凱城的安祈堂有幾排大屋子,屋子一側是大通鋪,一個屋子能住十幾二十個人。男孩子一屋,女孩子一屋,未成年免費住,成年的交一點住宿費,就可以一直住著。這樣安祈堂也能自給自足,也不是一定要有人捐銀子才能生存了。
江婉給京城的祠部司也寫了信,估計過完年祠部司也會派人來,幫著管理凱城的安祈堂了。過完年如果天氣好了,雪化了,德郡王也會帶著江婉往南走了。
實際上安祈堂的事並不用江婉他們操什麼心,大方向定了自然就有人去忙活了。就是失火案子江婉他們也沒什麼需要動手的,無論是尋找還是詢問證人都是府衙可以做的。關鍵是現在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江婉的懷疑。
直到現在段大人還是認定這些都是意外失火,而不是江婉他們認為的是有預謀的案子。即使第一起,一家三口案子,以段大人為首的衙門眾人也認為,是這一家三口生火取暖造成的意外。對於以下幾個疑問:
問:一家三口沒多餘的柴火夜裡用火盆等物生火取暖,沒有火種怎麼會起火呢?
答:那天很冷,誰又能肯定這一家三口當晚就沒燒火取暖了?而且第二天仵作驗過,火就是從屋裡燒出來的,不存在有人惡意在屋外點火的情況。
問:一家三口沒道理一個都沒逃出來啊?畢竟人是活的,被火一燙就會醒了,怎麼也不至於都燒死了吧?
答:仵作驗過,都是被濃煙燻死的。燒炭會死人,煙會燻死人,再說誰能說當時三個人會不會被倒下來的樑柱壓住了沒逃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