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德王(第1/1 頁)
過完年後,沒等江婉沒過生日呢,什麼禮儀嬤嬤、教針線的嬤嬤、女先生就上崗了,女先生還不止一個,讀書寫字的、彈琴的、做畫的、下棋的各一個。一個四歲多的女孩子呀,至於嗎?明啟國貴族的女子這麼卷的嗎?
真正開始上課後江婉放下心了,除了禮儀和認字是每天都要學半個時辰,其他的隔天或是隔幾天才上一次課。教針線的嬤嬤更是就住在江婉院子裡,看江婉有功夫又有心情的時候就教一點,跟陪玩似的,完全沒壓力。
說是學彈琴,不如說是聽琴,就是聽一會琴,先生講一會。說是江婉還小,練下指法就好,也不是真的彈琴,多是看先生的指法就完了。說是學彈琴,不如說是學習聽琴,陶冶性情更合適。
學畫畫就更是了,不如叫鑑賞課,先生畫點簡單的,講給江婉聽如何畫。江婉自己動手在紙上劃拉劃拉就完了,先生再講一下注意的關竅就完了。下棋?那更是跟完似的,光規矩下法就講了兩個月,還要沒講完。
識字也是讀三字經,每天才背兩句,就這兩句還要講個三天,就這速度江婉拖拖拉拉背了三個多月,一本三字經也背完了。就那麼點東西,一千多個字,每天十個字,一百天怎麼也背完了呀。
結果被識字先生說成神童。背完三字經江婉都五歲了,一個五歲的孩子三個月背完三字經很不得了嗎?江婉記得前世自己帶外孫時,小外孫在幼兒園裡混日子,一個多月就能背三字經了。自己現在這樣很突兀嗎?
吃了一驚的江婉暗自驚醒,以後還要藏拙才行。
這時傳來個訊息,德王回京了。要說這德王,跟江婉、江婉的孃親和太后還頗有些淵源。
先帝的兒子不少,但活到現在的不多了。除了順王是先帝第一個皇子,還留在京城,其他的皇子都封了王爺後去了封地。順王留在京城也是先帝不放心這個庶長子,擔心這傢伙想篡位才放在身邊盯著的。
先帝對著自己的兒子,除了現在的皇帝以外,對其他的皇子沒有一點父親的慈愛。兒子成年或是快成年就被打發到封地,封地除了很小以外還都是些窮山惡水,最後的結果就是送到封地的王爺都不長命。
這位德王娶的是餘夫人的閨中密友,婚後夫妻二人就去了南方煙瘴之地的封地。這位的王妃出身是侯府,但卻是侯府的表小姐,爹孃早逝住在外婆家的表小姐,雖然有京城美人的稱號,但也是個病美人,一年裡大半年都在吃藥。
德王只比皇上大了幾個月,母妃在他幾歲的時候去世了,之後德王就養在現在的太后當時的皇后宮裡。雖然也沒能在太后宮裡住幾年,德王七歲的時候就搬去了皇子們居住的皇子府,但德王跟太后和皇上的感情還是有的。
先帝大約有過奪嫡的慘痛經歷,對太子以外的兒子都不假辭色。成年就給配個沒什麼助力的王妃後,打發出京城去那荒蕪的封地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