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精英學長的外企生涯(第1/2 頁)
聽對方說自己是嘉森大學法學院的,馬依諾也倍感親切,說:“是的,本科和碩士都是。”
“哈哈,好好好!有好幾年沒見咱們法學院的來面試了,我姓沈,是92屆的,上個世紀的了。你是嚴老師的學生啊,他挺好的啊?”
“挺好的,去年嚴教授不再管院裡的行政工作了,只寫書,我們看他比之前還開心呢。”
“小學妹,哈哈,好!怎麼想到來我們這裡工作呢?”
“公司的知名度很高,招聘的這個崗位,工作內容我也很感興趣。”面對著早年的學長,馬依諾也比較放鬆,“薪酬待遇也好,聽說出差都是住五星級酒店。”
“嗯,都是簽約酒店,公司支出的也不多。你不說,我還真沒細琢磨過這個事情,出差住得是挺舒服的。其他的呢?”
“其他的,”馬依諾看他也說得實在,倒是可以再真誠點聊聊,也能多瞭解些情況,“在我老家那邊,誰家孩子畢業了,能到外企工作,家裡人就會覺得臉上特別有光。我們鄰居家姐姐,十年前入職外企的,她父母現在還逢人就聊聊外企有多好,所以我覺得,在外企工作應該是很好的吧。而且光英語能力這一條,就卡下去不少人,能被選上,我也有點小自豪。”
“嗯,十年前,能來外企肯定是挺好,二十多年前,我剛來上班的時候,比你老家那邊還誇張呢。政府特地組織了一場活動,算是人才輸送典禮,當時市長講話,共建美好家園,院長講話,學習國外先進技術。現在看啊,期待太高,技術能學到的都是皮毛,核心技術該保密的還是保密。二十多年了,一直籤的都是技術許可協議,技術這一塊連轉讓都沒有過。現在國家政策上,已經傾向於集中資源搞自主研發了,對外資的支援力度逐漸減弱了。”
“那咱們法務這塊業務呢?我不太懂,應聘時只看個字面意思,您能給我講講嗎?”
沈學長爽快地說:“咱們這倒沒什麼難的,我呢,負責訴訟,你來了估計要做非訴業務,是非訴組在招人。非訴業務主要負責稽核合同,無非是技術許可、銷售、採購、勞動合同之類的,再就是公司上新專案時,跟著一起開會研討,評估專案中有沒有法律風險,有風險的出方案如何解決。
“還有對外談判,嗨,其實反而應該叫對內談判,咱們代表的是外資企業一方,談判物件往往是中方企業,這個時候就有點難受。所說的爭取己方利益,其實是在搶國內的利益,這個思想障礙,我現在也不是全能克服,所以我就一直做訴訟了。”
聽著當年的精英這樣說,馬依諾心裡默默地有點哀傷,可能這便是他一直沒有爬上管理層的原因吧。
二十多年前,能考上嘉森大學法學院的,可不是現在在嘉森大學讀書的學生的水平。
建國之初,國家聚集全國的法學資源,只定了幾所大學教授法學知識,培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秩序的人才,其中一所大學就是嘉森大學。沈學長讀書之時,正值嘉森大學法學院的極盛時期,對學生的挑選是精中選精,優中選優,這還不算,政審一關更是極為嚴格。法學院的教材都是嚴格保密的,編了學號,學生要承擔教材的保密責任。
國家對這幾所高校的學生,是寄予了厚望的,他們是建設法治國家的棟樑儲備。資料顯示,現在司法系統80的骨幹人員都具有這幾所高校的法律培養背景,居於政府要職的校友也是不勝列舉。
可以說,當年嘉森大學法學院的精英們,幾乎全都在關鍵崗位上發光發熱。
馬依諾在入學之初就聽輔導員講述了這段輝煌,對自己能來嘉森法學院學習感到十分幸運,所以對這些歷史和資料印象深刻,至今記憶猶新。
不知道,這位學長的灑脫中,是真的帶著些許落寞,還是馬依諾自己腦補的,她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