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花園迎客(1)(第2/2 頁)
:“得了吧,你們這群人都是專業的,路上又不圖拍照發朋友圈,直達目標省點時間不好麼?”然後便不有分說的拽著一人上了電瓶車。
就這樣三輛電瓶車便緩緩向最大的一個溫室駛去,這裡面的主角當然就是熱帶雨林。
“這個巨型溫室由熱帶森林、海龜海灘、亞馬遜河魚塘和一條長達1公里的步行道幾個大區域組成。整個溫室裡的生態環境是希望打造出一個和諧溫暖的避風港,讓遊客一進來就能夠置身於這個圓屋頂下並看似自然的環境裡。
這個溫室是高安文與共振集團共同合作設計的,其目標是要打造出一個恆溫26攝氏度的室內環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使用了與nichosgrishaw設計的伊甸園類似的方案,並採用了鋼結構和etfe塑膠膜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手段。
這個溫室的屋頂採用一個整體的60米乘4米大小的“雙穹頂”結構,並用etfe塑膠膜製成一個密封的“墊子”,紫外線可以穿過,同時還能控制室內的熱環境。在屋頂結構下面第三層etfe塑膠膜還能夠積聚由溫室效應產生的熱能,並加以開發利用。
為了進一步提高該溫室的節能特性,並將大型建築物與自然環境相結合,這個圓形穹頂也被部分地嵌入在當地的景色之中。將這些措施結合起來,就能夠形成一個能源自給自足的方案,並可以將能源重新分配給周圍的建築物。
這個雙層隔熱穹頂將會在夏季對熱帶生態系統起到保護作用,並在冬季保持恆溫。溫室的掩埋部分將加強這種保溫效果。因此,產生的多餘熱量可以直接使用,儲存或是作為一種私人熱源或是“智慧網”的一部分為我們的鄰居服務。
這個穹頂所創造的環境條件為建立一個“熱帶植物和動物的特殊綠洲”提供了可能性。遊客們在沿著一條長達一公里的道路前行後會遇到一條25米高的瀑布,一個25米長的“觸覺池”,裡面都是鯉魚,還有一個以奧林匹克標準建造的水池,這裡面養的是亞馬遜河魚,有些魚可以長到3米長。
遊客們在這裡可以透過水族館式的玻璃表面來體驗這些魚,甚至還可以透過一個平臺和浮橋來體驗觀賞這些魚。”
聽完範天祿這番介紹,兩位教授倒是沒什麼感覺,車上的學生們倒是嘰嘰喳喳的議論了起來。
半晌之後,一個學生開口問道:“範教授,每一輛車上都有像您那麼專業的人士進行講解麼?”
範天祿聽完搖了搖頭。
那學生繼續說道:“那為什麼沒想過用科技手段,把您這專業的講解讓每一個到這裡的遊客都能聽到呢?”
見範教授有些訝異,一位教授開口道:“這位同學是資訊工程學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