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探討計算機(第2/2 頁)
rca501型計算機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卻與同期起步的鸚國、rb等計算機水平相差無幾。
“是的,目前的計算機確實龐大,但是,現在電晶體的出現,可以大大縮小計算機的體積,也會極大地降低功耗,可靠性同步也會提升幾個數量級”。
李國成見二位對計算機感興趣,組織語言,想影響他們,進而使得上層重視計算機,避免後世的連續落後,最不濟利用他們的支援,自己可以組建團隊繼續研究半導體。
“如果我沒有記錯,109乙機就是電晶體計算機,投入太大,只用於國防重點專案,想普及太難。我們國家還是太窮,外匯也少,現在最重要的是解決國計民生問題,現在計算機的投入我們已經難以為繼了”。
趙爸也沒有看不起李國成,畢竟109乙機還在測試階段,普通人也接觸不到。既然被老爺子強行拍板,趙爸正好用這些不算機密的內容敲打他。
沒有想到趙爸對計算機理解的這麼深入,李國成之前以為國內在這個階段沒有繼續研究計算機,但是他知道歷史,中國從現在開始,計算機技術開始與國外拉開差距的,而且是越來越大。
大學時好像聽老師講過,華夏在這個年代的科研技術主要是為國防科技服務,只有大投入,沒有產生社會經濟效益,負擔越來越重,無奈才逐年減少投入。
想到這裡,李國成就更加興奮了,既然國內已經有了電晶體計算機,那麼,只要能夠說服他們,得到他們的支援,晶片研發就能繼續。
“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現在國家在計算機研發上只有投入,沒有經濟回報,如果我們把計算機用於民用,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這樣就會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如果產品過硬,還可以賺取外匯”。
“那不可能,現在的計算機太昂貴,也太嬌貴,搞科研計算可以,其他的想也不要想。”
趙爸他們針對計算機的應用已經多次開會討論,最後沒有好的辦法,只能降低投入。
“那如果把計算機整合到一個模組裡呢?”李國成把後世微控制器的理念提前十年提出。
“這怎麼可能?!”。
“完全可行,現在計算機之所以龐大,可靠性低,主要的原因的電晶體是分立的,他們之間用線路連線,容易汙染和損壞。
我們軍隊的三三制,最小戰鬥單位是班,3個班組成排,3個排組成連,連又組成團、旅、師、軍,直到組成軍區。如果把計算機的功能分解成一個個小模組,每個模組完成一個功能,小模組組成大模組,直到組成計算機。
在一個生產電晶體的晶圓上同時製備幾十上百個電晶體,他們之間用金屬絲連線,完成一個或多個最小功能,然後用陶瓷或塑膠封裝起來,這樣是不是體積會縮小很多,抗汙染能力也提升了。
隨著技術成熟,完全可以把這些功能全都集中在一個大的模組裡,體積只有煙盒、火柴盒那麼大,是不是就可以用於民生了,比如機床自動控制”。
李國成直接講嗨了,二人細想好像是可以實現,滿滿也興奮起來。
求推薦!求月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