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渾身難受的抗戰(第1/4 頁)
從歷史上來看,武備廢弛是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逃脫不掉的命運。即便是那些以劫掠起家的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就以歷史上曾兩次建立政權的女真族來說。北宋時期女真領袖完顏阿骨打為了抵抗契丹遼國的壓迫,奮起反抗推翻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政權,建立的金國。
宋朝自立國之初,就有很多爭議,比如說政權搶自孤兒寡母之手。其實這個都不是問題,關鍵的問題是燕雲十六州,定都東京開封府,如果按照武備原則來講,首選西安,次選洛陽。可是西安經過這幾百年的戰亂之後,首先是地下水系統已經汙染,其次運輸條件較難。為什麼沒有選擇洛陽,僅僅是因為開封距離運河更近,可以節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說為了給國家財政省錢,減少一段物流運費,選擇定都開封。開封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無險可守,北方遊牧民族可以策馬揚鞭直至開封城下。當然這都不是要討論的重點。
徽欽二宗被金人擄走,史稱靖康之恥。按照道理來講,女真人應該順勢結束大宋王朝,可是金人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默許南宋政權的存在。其實根本原因是女真人承平日久,武備廢弛。軍事實力大打折扣。因為攻佔了漢人區域,就要接受儒家文化。也就是所謂的漢化,漢族的同化能力其實講起來就如同宗教麻痺人一個道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行其道,安貧樂道,每個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就是聽天由命。可是女真人本身就是少數民族,人口稀少,攻佔大量漢人區域之後,女真人成為特權階層,到了金國後期已經不具備遊牧民族的作戰能力。後期金國作戰仰仗的也是漢人地主武裝。
幾百年後,建州女真出了個大英雄叫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建立了八旗制度,其實說起來佔領全國雖說八旗兵出力不少,但是漢人的軍隊才是能夠達成統一的主力。也就是綠營軍。說起來到了康熙年間平三藩收臺灣剿滅葛爾丹主要使用的也是綠營軍,也就是漢人軍隊。八旗兵入關沒多久,就進入了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如果說康熙年間還有點戰鬥力,那麼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就徹底空有其名了。
由於女真族本身人口較少,八旗制度又是兵民合一的制度。入了旗就等於是有了鐵桿莊稼,跟漢人別的沒學會,提籠架鳥抽大煙可是學的賊快。名義上有幾十萬部隊,可是實質上能集結起多少鬼才知道。這也是太平天國的洪秀全一個落第秀才,憑藉著東王楊秀清一個廣西的農民,糾集了一群烏合之眾就把曾經不可一世的八旗兵打得滿地找牙。曾經讓人聞風喪膽的八旗兵早就蕩然無存了。
後來迫不得已,太平天國運動已經到了天津,天津可是北京的門戶,隨時都有取代滿清貴胄的可能。慈禧痛定思痛,也算是死馬當活馬醫,撿起來了歷代少數民族政權的法寶,那就是發展漢人地主武裝。讓漢人的地主武裝去對付起義鬧事的農民。可是這是一杯毒酒,從這一刻起就註定了軍權旁落,想要收回來就難了。蒙古人當年也是發展漢人地主武裝,現在慈禧也想到了這一招。
沒辦法,死馬當活馬醫。橫豎都是死,能堅持一會兒是一會。慈禧讓曾國藩李鴻章等人組建漢人武裝,可是從此刻起滿清就要與掌握兵權的漢人來回拉扯,隨時有亡國的風險。果不其然,最後在天津小站練兵的河南人袁世凱要了滿清王朝的命。
講這些是想說,其實當時中國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主要精力都在內耗上。日本人雖說是打來了,蔣介石本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奉行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內這個政策有沒有問題?看起來是一丁點毛病沒有。可是問題就出在這個內部太亂了,不僅僅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矛盾,還有國民黨內部的軍閥,這是滿清滅亡遺留下來的問題。中原大戰過去沒多少年,國民黨內部仍舊是幫派林立,各拉山頭。
楊摩西接到上峰命令,去黃河渡口截擊日本人。作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