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廠裡給的撫卹金(第2/2 頁)
去翻東西。
顧立夏抱著老三,看向了這個屋子的佈局。
高四米,寬四米,長四米,在這個年代,已經算是最大的屋子了。
起碼比顧立夏在顧家的那個蝸居好多了。
這裡是北方地區,鋪設了一盤炕,寬兩米,只有門和窗戶能通風。
炕上沒鋪褥子的地方,還露著紅磚,看起來有點髒。
炕上還擺著衣櫃,衣櫃高和寬大概就是一米2尺,深2尺。
靠窗的位置還擺著一張書桌,書桌上放著一個斜挎包,一把椅子,估計是淮南用來學習的。
過來就是縫紉機。
旁邊放了兩個盆,洗臉,洗腳,猜測。
地上擺了大大小小六雙鞋,牆上釘著釘子,兩邊拉著繩子,掛著兩塊舊毛巾。
整個家裡看起來就是這樣,空蕩蕩的。
立夏心想,這就是沒有女主人在的家,一點都不溫馨。
艱苦年代,想溫馨也溫馨不起來。
有錢沒有物資,這樣的日子還得過十年。
天吶!
多麼想一睜眼就改革開放的日子到了。
不想再看他們收拾,轉身出去站在院子中間。
看著院子裡稀稀拉拉的菜苗,就知道這江家沒有一個會伺候菜園子的。
想著等明天從村子裡回來,自己一定要好好的收拾,規劃一下這個小院。
這個院子一共寬4米,長16米,好好規劃一下,可以省不少錢。
現在節儉下的,就是將來自己能夠享受的。
而且這個院子全是土,踏出腳哪哪都是土。
遇上下雨天,這不就是屋子裡也開始泥流成河了嗎?
還要問一問江文附近哪裡能撿到石頭?
帶著兩個大孩子,四個人一起去撿一些石頭揹回來。
鋪一條,從堂屋到院門口的路,再把四間屋門口也鋪出來,鋪上50厘米。
又開始好奇,這家人以前是怎麼洗澡的?
正正好,江家的倆兄妹也倆帶著兩個孩子出來了,大家又一起又走向了堂屋。
江文先開口道:“淮南,你爸16歲去當兵,初中畢業的學歷,只能拼命上戰場,可你爸爸自己喜歡當兵,喜歡穿軍裝。這是他的選擇。”
“當兵十年一個副連長,每個月不需要他往家裡寄錢和票,他自己要給戰友寄錢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