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頁(第1/2 頁)
「楊愛卿,潘美來降的訊息,你也是知道了。朕如今需要一個熟悉河東防務舊制的將領前去受降協防。思來想去,還是命你即日率本部騎軍先行,至潞州接防,隨後親至太原代朕向潘將軍受降,務必助潘將軍守住河東大部,抵擋遼人攻勢。北府兵步軍及重炮會逐日進發,至孟津北渡,徐徐換防。潼關這邊,多則三月,但凡朕破了潼關、得了長安,便會以林將軍主力北進河套,與愛卿並進,擊退遼人!」
「陛下可是要直接和遼人開戰?此法是否太過操切……」楊繼業聞言也是大驚,不由得有些勸諫之意。
「也不是朕想直接和遼人開戰——此行另有文官陪同前往,愛卿只管速速前插守好太原、潞州各處要害;朕派文臣宣諭遼人,告知他們潘美已經投降了我大明,並非再是偽宋疆土,遼人若肯自退那是最好。不過以遼人狼性,怕是不會易與的,最好的結果,也只是耶律撻烈驚悸之下不敢猝然發難,還要派人去上京請示,不過充其量也就是往返拖延半個月。若是耶律撻烈對於這番說辭不予理睬,定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話,那就要做好立刻開戰的準備了,其中尺度,愛卿自可拿捏,只需秉持邊釁不得自我而開,然若遼兵攻城,則準許出擊反擊。」
「末將遵旨!」楊繼業領命而去,略作準備,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兩萬鐵騎都精銳騎兵作為先鋒先行,兩日跑回洛陽北邊的孟津渡過黃河,五日就到了潞州,一路潘美麾下河東節鎮各處將領居然也都大多降順,接收過程非常順利。第十天,楊繼業的兩萬騎兵就到了太原城,聽聞此番遼兵攻打急切,被用作為先鋒炮灰的劉繼元也很賣力,楊繼業趕到時,太原以北的忻州小城已經陷落了,潘美的長子與忻州守將在城破前趁夜突圍出來,僥倖避過遼兵搜殺。遼兵也衝出了滹沱河谷,令太原北部的山險形勝之地減弱了不少,只能是依賴堅城固守。所幸太原還沒有被包圍,楊繼業的人馬入城時也沒有遭到阻擊。
潘美見到楊繼業及錢惟昱派來受降的文官時,便出來見禮,走了過場,敘說並非他潘美不忠於國,實在是不甘心河東落於韃子之手,為了不做漢奸,只能是棄暗投明瞭云云。錢惟昱隨行派來安撫的文官乃是陶谷,也是當年趙炅手下投降過來的,自然在這種場合能夠讓潘美減少一些尷尬。陶谷引經據典說了些安撫勸慰的話語,把場面揭過,隨後便輪到楊繼業找潘美問起軍情、剩餘降軍戰力,潘美一一告知,並不藏私。
「末將在河東,麾下原殿前司兵馬不過兩萬,餘者多是廂軍團練,所幸河東頗可牧馬,總也可湊得七八千數戰馬、兩萬馱、挽馬。只是火器短缺,自從去歲洛陽告急,河東便再未得到火繩槍補給,鉛彈也多是需要撿拾已經用過的,火藥更是日漸短少,至今可用火繩槍不足一千之數,火炮數十門,卻因笨重需分佈太原、潞州及壺關、井陘關。」
「火器不妨事,我大明火器犀利,甲於天下,今日既然潘將軍已然棄暗投明,不日便可得到朝廷補充軍械。至於火藥,立時可於本都麾下支用一二十萬斤——卻不是本都小氣,實是唯有火藥一物,可以通用,其餘槍彈炮彈,明宋兩軍器械尺寸不一,我軍的便是借給潘將軍用,也是用不得的。」
「此事潘某自然省得!難得楊都帥如此推心置腹,不以潘某晚來厭憎,日後自當同舟共濟!」也不知是不是歷史在這裡開了個玩笑,原本應該騎在楊繼業頭上的潘美,如今因為宋明局面反轉,不得不成了伏低做小的降將,兩人商籌已定,一邊陶谷先去出使北邊代州地界,找遼國人分說大明已經取了河東地界——當然已經被遼人拿下的忻州,大明本著睦鄰友好的基調,便當是尊重既得利益,讓給大遼了,而太原乃至更南邊的潞州等等,卻是不要再想。
遼人聽聞這些噩耗時自然是驚怒萬分的,然而究竟會如何處置,卻不是錢惟昱眼下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