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福建的地形是出了名的多山,這點已經無需贅述了,南唐如今唯一有力控制的建州與汀州之間只有山道可以聯絡,行軍運量都不容易,吳越人掌握了泉州漳州之後,相當於掌握了汀州地區往東南面的水系入海口,所以行軍運糧反而比建州的南唐軍容易許多。原本唯一的不利在於如今的季節從泉州、漳州去汀州的水道正是逆風季節,因此要面臨逆風逆水的行動不利問題。不過這個小問題在吳越軍那十幾艘車輪舸小船投入使用之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錢仁俊率領了陸路人馬一萬兩千餘人主要是吳越軍為主力,也帶了以陳洪進為統帥的五千人新歸降的閩地降軍在正月十六過完節之後率領大軍出擊,分兩路沿著晉江和九龍江溯流逆水而上。大軍穩紮穩打,走了不過四五日,東路人馬就輕鬆拿下了晉江上游的汀州重鎮漳平縣,西路大軍八千餘人由錢仁俊親自率領,沿九龍江逼近了汀州州城。
城裡那些名義上算是南唐臣子的守將裝模作樣地防守了半月有餘,原本指望著靠山川地形的優勢等待吳越軍軍糧耗竭而退兵。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吳越軍為了威嚇守軍,故意讓運糧至軍前的車輪舸新船直達汀州城下,汀州守軍見了吳越人運糧用的新船居然可以在逆風逆水的情況下依然來去自如、水路航運絲毫不受天時的阻滯,不由得士氣大洩。
眼見事不可為,汀州刺史潘思進最終在二月十四這天開城投降,率領建州城內兩千人殘部投誠,至此,建州全境名義上也算是徹底歸屬了吳越。
從945年閩國滅亡,到948年2月汀州易手,持續三年多的閩地戰亂終於暫歸塵土。原閩國五州之地,南唐只剩了一個建州,其餘四州全部被吳越拿下。吳越國的人口和地盤也得到了一個階段性的發展土地從一開始的十四州地盤,擴大到了十七州,實際佔地面積從13萬平方公里擴大到了22萬平方公里(新佔領的州相對浙江來說地廣人稀,所以按面積算就比較大。)戶口總數也從原本的55萬戶、約300萬人增加到了73萬戶、約400萬人。此消彼長之下,吳越和南唐的紙面國力差距也從原來的相差一倍多跌到了只相差六七成左右的水平。
……
拿下福建大部分地區,這一功績在平行時空的歷史上吳越國並沒有能夠完成。如今,在錢惟昱的蝴蝶效應幹擾下總算是完成了,也為吳越國獲取了一個寶貴的突破至少,從此以後吳越國從其國土被南唐三面包圍的困境中脫了出來,掙扎到了一絲縫隙,一絲在未來三十年天下劇變的過程中左右逢源的縫隙而不是說只要試圖擴張、就只能和唯一的大敵南唐死磕、任何外交手段連橫合縱都難以用上的死局。
當然,錢惟昱還很幼小,從能力和影響兩方面來說,在福建戰役當中,他起到的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更多時候只是一些奇思妙想和讓人猝不及防的點睛之筆。之所以吳越依然可以取勝,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吳越國本身幾十年的實力積澱差不多已經夠這個實力了。
從軍事上來說,在雙方作戰部隊規模相當的情況下,如今的吳越軍隊本來戰鬥力就要略強於南唐軍這倒不是說貶低贛南皖北窮山惡水民風彪悍地區的人的戰鬥力,而是說的兩軍的綜合素質。從兵源上來說,掌握了贛南皖北等窮山惡水地區的南唐,確實可以得到更多彪悍的戰士,但是南唐立國這些年,卻沒能在組織和指揮層面做出努力,其將領的指揮素質和士兵的被領導效率都比較低,有些類似於後來宋朝逐漸文弱之後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而與之相反的則是吳越國雖然部隊的單兵素質不一定有南唐軍高,但整體指揮協調卻要強上數籌。
這一點不是南唐君主透過努力就可以改變的,需要時間的積澱。因為南唐畢竟是篡楊吳而建,如今立國不過十五年,而吳越國自武肅王錢控制兩浙開始算起,至今一已經有五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