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甘泉大賣壟斷市場(第1/3 頁)
李星火和葉集觀在吃完飯之後就去考察港島的民生市場。這個時代英資還是牢牢的控制著港島,物價還沒有後世李奸城控制下那麼誇張,因為政策的變化,已經出現了英資抽取財富的後遺症,那就是房價的上漲,但是物價漲的並沒有房價那麼快。怎麼破壞英國人的計劃呢?無疑就是在房地產市場和英國人鬥法了。在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教育娛樂投資等領域最能快速合法合理的吸乾港島財富的就是房地產了。
窮人光是應付吃飯、穿衣、公交、租房、子女教育和看病就沒錢了,真正要榨乾的是那些中產和富人的財富,這就需要依靠房地產來出力了。因此英國使用了陽謀,那就是限制地皮供應,抬高地價房價來高價賣房子。李星火想要做的就是搶地然後斷掉英國人的夢想。
殖民地政府作為英國既得利益群體和英美資本家財團安排在港島的政策執行人,根本存在意義就是為了維護背後主人的利益,83年確認要還港島給中國了,因此每年都要從港島抽取鉅額財富,一年轉走上千億的投資利潤。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說謊話不臉紅:我們沒有從港島帶走哪怕一個便士。新中國建國之前的歷史就不談了,那就是血淚史屈辱史,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鴉片和貿易掠奪導致國家積貧積弱也都過去了。就是從83年開始算,英國管理下的港島對於其價值就是一臺驗鈔機。
隨著大量英資企業湧入港島,港島迅速發展成國際大都市,與倫敦紐約並稱三大金融中心,被譽為東方之珠。但是英國人目的是為了掠奪財富而不是建設當地。號稱貿易自由港奉行低稅率就是為了吸引全球資金,這並不意味著英國人不賺錢,反而這政策讓其大發橫財。組建的大量英資控股的公司壟斷了港島交通通訊能源等民生產業,高價賣水賣電賣氣賣車票甚至是賣房子。
開設的工廠名義上工作八小時,附加條件是工人要自願加班,為了讓工人自願加班甚至鎖住大門禁止離開,直到加班時間後才準離開。港島的繁榮是誰帶來的?這個資源貧瘠的地區之所以繁榮靠的都是群眾的勤奮工作和血淚換來的,並不是資本家的投資和國際資本的慈善捐款。西方的封鎖使得港島成了大陸對外貿易的唯一中轉站,其人流物流現金流急劇增加,資本家們一方面大力發展來錢快的輕工業,一方面發展轉口貿易,這就是一種變相的壟斷帶來的畸形繁榮。殖民地政府確定要滾蛋之後大肆斂財,大力推行轉口貿易、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這三個來錢最快的都是英資企業控制,對中資公司則是百般打壓,甚至直接出臺政策禁止華人企業參與其中。
聯合宣告之後港島房價暴跌,股價暴跌,大量富人知道以後不能繼續盤剝群眾,紛紛賣房子賣地跑了。後來84年後,賣地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全部轉回了英國本土。金融業在政策誘導下陷入到了瘋狂的非理性飆升之中,就是為了讓全民炒股陷入到不勞而獲的發財美夢之中。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這句話完全被破壞,這裡的股市成了一個被英國人刻意調快的廢表,根本無法反映真實的經濟局面。因此80年代的股災金融危機和房地產泡沫讓無數人損失慘重血本無歸傾家蕩產多年積蓄被席捲一空就實屬正常了。這些竭澤而漁的手段捲走的財富摺合成黃金,恐怕超過了英國過去殖民印度期間的財富。
滙豐財團、太古財團、嘉道理財團和怡和財團四大英資財團就是壟斷命脈的最大財團,還有顛地洋行、沙遜洋行等中小財團。他們原始資本哪有一個是乾淨的呢?不是放高利貸就是 販賣鴉片,壟斷經濟方方面面每年掠奪的利潤過千億港幣是公開可查的資料。就算以後迴歸了,影響力大不如前,依舊能佔據很多市場的份額繼續吸血。他們還培養了大批走狗和香蕉人做打手和外圍,不少華人也藉助這些財團的資金和扶持成為了港島的鉅富和產業壟斷者,比如李奸城。
大大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