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第1/3 頁)
不過,據說今上很吃他這一套,說不定會把他的壺收進珍寶閣。
想到這裡,羅紹就來了精神,正要應允,忽然想起明天是初三,昌平那邊的人會來給他拜年,他只好遺憾地道:&ldo;明天有親戚過來,怕是不能來了。&rdo;
&ldo;那就初四。&rdo;張謹說道。
&ldo;初四我要動身去香河,小女還在那裡。&rdo;
&ldo;初五。&rdo;張謹又道。
&ldo;我是初五回京,但到京城時也要深更半夜了。&rdo;
張謹就有些煩了,初六上衙,羅紹要到初十以後才有時間,他可等不及了。
&ldo;我和莊淵說一聲,給你請假,初六你別去上衙了。&rdo;他想當然地說道,他雖然挺討厭莊淵的,但如果給莊淵遞個名帖,也不是什麼為難的事。
羅紹只覺得頭皮發麻,張謹為了制壺,要找莊淵給他請假?莊淵原本就把他當成是霍英的人,只是為了平衡關係才默許他在吏部,張謹給他請假,莊淵肯定以為他在吏部活得不耐煩了,搬了張謹出來。
&ldo;不用不用,初六雖然上衙,可是眼看又要休沐了,想來衙門裡也沒有什麼大事,我下衙後就來這裡,和您一起制壺,您看如何?&rdo;
張謹想了想,不情願地點點頭,又道:&ldo;上元節前我都在這裡,你隨時都可過來。&rdo;
羅紹立時明白了,試探地問道:&ldo;您住到這裡來,是為了避開過節時那些登門拜訪的人吧。&rdo;
張謹道:&ldo;當然是這樣,否則我為何隱居在此。&rdo;
羅紹心中一動,今天是初二,女婿和女兒回門的日子,張謹早就避到這裡來了,可是張家那位三姑奶奶又是怎麼回事?
即使她是回孃家,也應該和夫君一起啊,為何只是她自己來看望老父?
他想了想,還是問道:&ldo;大年初二,您的幾位嬌客想來都在府裡等著見您吧。&rdo;
&ldo;他們知道我的習慣,不會在意,再說內子還在府裡,也不是沒人招待他們。&rdo;說到這裡,張謹頓了頓,道,&ldo;我這個小女兒是大歸的,所以每年初二,姐夫姐姐們回來時,她便避來我這裡。&rdo;
第二一一章 張氏女
竟然是大歸的!
羅紹心頭一動,隨即又覺得惋惜,年紀輕輕就守寡,雖然孃家心疼她,接她大歸,可每年姐姐們攜夫回門的時候,她還是要避開。
&ldo;唉,令婿也是不幸。&rdo;羅紹嘆道,總不能說三姑奶奶不幸吧,羅紹本能地避諱了。
沒想到張謹卻冷哼一聲,道:&ldo;他有何不幸?那時他寄居在姨母家裡,明明是和表妹私相授受,卻依然求娶我的女兒,剛剛成親他表妹就自盡不成臥病在床,他這時才想起對不起表妹,趁著小女回孃家住對月時,他去姨母家裡陪了表妹兩日兩夜,小女得知後便要和離,他卻不肯答應,任由小女在孃家住了一年,這才答應和離。&rdo;
羅紹立時想起似是曾經聽說過這件事。
當年張謹被竇太后發配南寧時,曾得到當時身為廣西布政司參議的孫繁進相助,後來廣西土民暴動,布政使黃民瞞報不實,同德皇帝降罪下來,孫繁進受到牽連,貶到廣東任同知,從六品。而此時的張謹獻輿圖有功,名揚天下。
張謹得知孫繁進的事,便讓孫繁進在子弟中挑選一人來京城讀書,孫繁進讓自己的小兒子孫季昆來投奔張謹,張謹讓他在國子監讀書,後來這個孫季昆還做了張謹的女婿,但孫季昆會試落第之後,卻沒有留在國子監繼續攻讀,而是匆匆忙忙補了正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