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交流(上)(第2/2 頁)
。
不過呢,從畢業大戲題材選擇來看,中戲多是話劇,《眉間尺》、《孟麗君》、《屠夫》,包括98級的《思凡之後》,也是根據孟京輝的話劇《思凡》改編——98級有鄧朝!
北電的畢業大戲多是聯合作業,即故事短片…
反正沈林沒怎麼聽說過北電出了話劇方面牛逼的人!
所以,戲劇節,中戲天然佔優勢!
就比方說沈林他們去交流,帶了好幾個節目,除了《大唐》,還有戲文系的《最後的小丑》,導演系《血紅的綬帶》,其實學弟們也有《理髮店》,沒能入選…
……
“說實話,我對清朝歷史不感興趣,我對盛唐、強漢更有想法…”
“翻看歷史,《舊唐書》,根本不用編造劇情,隨便拿來一段,用心演繹和還原,即成一部史詩!”
“郭長安口中的建中十一年,是因為與中原通訊斷絕,早已不知年號改了,建中年號只有四年。他們認為的建中十一年,實際上應該是貞元六年。”
“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生是漢家人,死亦大唐兵!”
“我們不知道安西都護府是在哪一年陷落的,郭昕是在哪一年犧牲的;但愛國主義精神、保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意志,以及作為中國人的榮譽感與自豪感會刻在中華民族的精神中永遠傳承下去的。”
“這個戲劇雖然簡單,但我創作的時候,想到的確實是這些。”
散場,沈林拿著話筒,回答了一些北電老師、學生的提問…
這話不是他自己說的,是唐燁導演總結出來的,告訴他,讓他背誦…
說了對他有好處!
還勸他改編成小說…
有個女老師問他:“從頭到尾都是你寫的?”
“那倒不是,我找了戲文系的師兄幫忙個潤色了一下…”
“很不錯啊。”
女老師誇獎了幾句,沈林退場…
後臺的王龍正趕緊圍了過來:“問你什麼了?”
沈林:“就問我創作靈感啥的…”
“然後呢?”
“然後就讓我下場了…”
“就這?”
最煩這倆字了!
沈林無奈:“…你還想咋地?”
“…”
王龍正嘆了口氣,正準備說點啥,王壘跑過來:“快,收拾一下,大林子,卸妝去!”
沈林愣了一下,然後才問:“怎麼了?你有事?”
王壘挑眉:“我剛跟北電的約好了,一起去唱歌…”
王龍正搖頭:“唱歌?我不想去,我還想吃飯呢,大林子,你吃了沒?”
“我也沒…”
沈林也有點餓…
王壘急了,但還是壓低聲音:“吃什麼飯,好多北電的姑娘也一起去…”
“那我也要吃飯啊…”沈林才說話,王龍正一把捂住他的嘴:“真的嗎?馬上好,趕緊去卸妝!”
“…不是,我餓呀!”
“給!”
王龍正從口袋摸出一塊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