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魯滅極國:殺只雞儆儆相關猴子(第1/3 頁)
魯隱公的近侍張三有些擔心,他悄悄對魯隱公道:“主公,上卿大人說得有道理啊,主公為何不採納他的意見呢?”
對張三這位近侍,魯隱公是信任的。此時見張三都有些為自己擔心,嘆了口氣道:“你又怎麼知道寡人的真正心意呢?中原越來越亂,寡人想去視察一下邊境防務,又擔心引起費伯的警覺,故找了個去棠邑觀魚的理由。費伯所說的那些個禮法,寡人怎麼會不知,還需要他多說?”
對啊,魯隱公號稱最講周禮的魯國攝政國君,這樣的道理怎麼會不知道呢?
同行的上卿公子翬知道魯隱公的這份隱情後,不由又多了幾分對這位攝政國君的敬佩。魯國,看來讓這位大侄子領導是對的,自己一定要好好幫助他!
是的,魯隱公親赴棠邑觀魚,有不少目的。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順路看一下宋魯邊境的費邑一帶防務情況,包括臧僖伯在郎地築城的事。
你費伯不要囂張,如果寡人發現你築城超過規制,那就是寡人掌握了你懷有不臣之心的證據。寡人必須要為將來可能討伐你費伯而積累證據。那位鄭伯不是說了嗎,多行不義必自斃,等到要你斃時,寡人就可以將這些證據都搬出來!
魯隱公要應付越來越複雜的中原諸侯紛爭局勢,他有一種預感,由於五國聯軍伐鄭,鄭國肯定會報復,中原必將陷入戰火。自己的魯國雖然不想捲入戰爭,但應該作好防備。赴棠地只是一個藉口,關鍵是要沿途視察防務。
但去棠地觀察防務,僅僅是魯隱公有意要對付臧僖伯麼?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內部權力鬥爭需要,那我們真的是小看魯隱公了。
魯隱公有著一個大手筆,這個大手筆,是他作為攝政國君必須要亮給全魯國人看的,那就是將行征伐之事!
國君的兩大使命,一為主持祭祀,二為維持法度。維持法度包括維持內外兩方面的法度,而對外需要維持的法度,當然是征伐這點事了。
征伐是必須要師出有名的,即征伐是為了維持周禮,對不尊大周王朝禮制的諸侯或者國家,魯國必須征伐之。
那魯國需要征伐的又是誰呢?魯國建國的目的,就是對付蠻狄戎夷,屏障大周王朝。魯隱公很清楚,此時的魯國,必須主動向中原諸侯靠攏,不能再只顧著東南方向的夷族了。
向中原靠攏,那就必須打通向中原的途徑。這個途徑並不是不通,而且隨著大周王朝的衰落,這條途徑中,許多蠻夷戎狄部落所建立的國家,原本視魯國為宗主國,現受到中原一些強國的影響,有幾個對魯國離心離德了。
這個途徑,主要的正是魯國西南方面!西南方面,郎國、潛國、極國、唐國等就在那裡,這些國家,也許都是曾經被大周王朝所承認過的,但均魯國旁邊,都非姬姓諸侯,都是被大周王朝和魯國認定的需要防範和控制的異姓諸侯。
這些異姓諸侯,大部分都是魯國的附庸。對這樣的異姓諸侯或附庸,在魯國有必要時,必須吞併滅亡之!如郎國,如今完全併入了魯國。
也就是說,魯隱公必須降服周邊的蠻狄戎夷,既打通直接通往中原的通道,更對這些魯國眼裡的蠻狄戎夷之國以震攝。唯有把這個大事業做成功了,以後歸政自己的弟弟公子允,自己才放心,才對得起先君惠公厚望。
所以,魯隱公繼承君位的第二年,就先積極與相關國家聯絡,要求這些國家完全聽命於魯國,與魯國結盟。但是,令魯隱公火大的是,這些國家也貌似欺負魯隱公僅僅是一個攝政國君,所以對魯隱公愛理不理的。
史料記載,魯隱公“會戎於潛”。即魯隱公赴潛國與潛國國君開了個碰頭會,但是潛國對魯隱公提出的相關要求表示了反對意見,提出了與魯國結盟的潛國方案,這樣的方案不符合魯國利益,這讓魯隱公很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