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3 頁)
對子產子西,孔子是尊重;對管仲,孔子是崇拜。
子西,名熊宜申,字子西,楚平王的庶子。楚平王死後,令尹子常欲立他為楚王,子西拒絕,而擁立年幼的太子珍為楚昭王。後來吳國滅楚國,在楚國復國過程中,子西功勞最大。之後,子西出任楚國令尹(即宰相),休養生息,使楚國重新崛起。之後,心地善良的子西召回在吳國避難的侄子公孫勝(被廢的太子建之子),卻被公孫勝所殺(此時孔子已經去世)。
【現實解說】當一個人真的為國家為百姓做出巨大貢獻的時候,老百姓會心甘情願地來為你犧牲。相反,當一個人利用權力搜刮老百姓,老百姓就會恨死你。
子產
165(51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譯文】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ldo;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侍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rdo;
【解析】孔子對子產的評價甚高,認為治國安邦就應當具有子產的這四種道德。子產治理鄭國,確實毫無私心,因此備受尊重和信任。子產曾經說過:&ldo;苟利社稷,死生以之。&rdo;後來子產去世,家無餘財,兒子將他草草埋葬。而子產去世的訊息傳到孔子這裡,孔子為之哭泣,稱子產為&ldo;古之遺愛&rdo;。
子產有管仲的風格,孔子對子產一向就很尊重。子產在鄭簡公、鄭定公之時執政二十二年。其時,於晉國當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五世,於楚國當共王、康王、郟敖、靈王、平王五世,正是兩國爭強、戰亂不息的時候。鄭國地處要衝,而周旋於這兩大國之間,子產卻能不低聲下氣,也不妄自尊大,使國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確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對比當時的魯國和鄭國,孔子更多感慨。在與孔子同時期的政治家中,子產是最受孔子推崇的。
子產,春秋時政治家。姬姓,國氏,名僑,字子產。鄭穆公的孫子。公元前554年任鄭國卿後,實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徵收軍賦;鑄刑書於鼎,為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張保留&ldo;鄉校&rdo;、聽取&ldo;國人&rdo;意見,善於因才任使,採用&ldo;寬猛相濟&rdo;的治國方略,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子產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家,不過鑄刑鼎這件事情受到孔子的批評。
【現實解說】一個政治家是否偉大,不在於自己怎樣吹捧自己,而在於人民怎樣評價你。
166(148)
子曰:&ldo;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裡子產潤色之。&rdo;
【譯文】孔子說:&ldo;鄭國發表的政令,都是由裨諶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見,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飾,由子產作最後修改潤色。&rdo;
【解析】子產管理鄭國,釋出政令都很謹慎,必須經過四個人的程式,並且發揮各自的長處。裨諶是鄭國著名學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星象學者;世叔是遊吉,子產的族侄和主要助手,為人謹慎公正;子羽名叫公孫揮,子產的堂弟,擅長辭語;經過這三個人的寫作和修改,政令不僅嚴謹,而且用詞恰當優美,最後子產再作潤色,然後發布。
此事也見於《左傳》,應該是孔子在修《春秋》的時候說的。
【現實解說】工作要有程式,就能各司其職,各展其長,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晏嬰
167(517)★★
子曰:&ldo;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rdo;
【譯文】孔子說:&ldo;晏平仲善於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