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3 頁)
【解析】老了,孔子到了老年,性格也變得比較怪癖,說話做事也比較極端。回顧人生,孔子大概覺得自己很失敗吧。覺得自己很失敗,覺得自己的學說很失敗。這個時候他相信天道,相信自己這輩子的失敗是上天註定的。既然一切都是天註定的,那麼說什麼都是沒有意義的了。所以,他什麼都不想再說了。
不過,孔子在這裡說的理由是強詞奪理了。
&ldo;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rdo;這句話後來常常被引用,用來比喻某些默默工作、不計較名利的人。
【現實解說】當一個人覺得說什麼都毫無意義了,他往往會選擇沉默。後來魯迅說:&ldo;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rdo;不過,魯迅所說的沉默,與孔子的&ldo;予欲無言&rdo;不同,孔子是自願的,而魯迅所說的沉默是被迫的。
726(513)
子貢曰:&ldo;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rdo;
【譯文】子貢說:&ldo;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我是看到了;老師談論人性和天道,我就沒有機會聽到了。&rdo;
【解析】孔子直到老年臨終之前的幾年,才開始研究人性和天道,從前他是絕對不提這些的。這時,子貢這一輩的學生早已經離開老師,就無緣聽到老師關於人性和天道的解說了。
孔子一直不談論怪力鬼神,因為他基本是個無神論者。可是到了老年,孔子無法解釋自己的完美主張為什麼總是碰壁,因此這個時候他相信命了,他全力研究周易了。所以,臨死前的幾年他喜歡講人性和天道了。
子貢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是孔子去世之後。
【現實解說】年輕的時候,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中年之後,人相信自己的經驗;到了老年,人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什麼可以依賴的了,於是隻能相信天道、相信命運了。
727(1921)
子貢曰:&ldo;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rdo;
【譯文】子貢說:&ldo;君子的過錯好比日月蝕。他犯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著他。&rdo;
【解析】子貢所說的君子,就是指孔子。
孔子去世之後,有些人質疑孔子的學問和人品,子貢則竭力為孔子辯解。從這段話裡可以看出,孔子應該是有一些錯誤被別人抓住的,因此拿這些把柄詆毀孔子。子貢為老師辯解,說是君子也會犯錯啊,人人都會犯錯,不過君子犯錯也是美麗的錯誤,君子犯錯從來不掩飾,並且知錯就改。所以,儘管老師也會犯錯,這不能成為貶低他的理由。
子貢用了日月來來比喻孔子,說老師就像日月一樣高明高尚,高高地掛在天上,因此他的過錯就像日食月食一樣擺在大家的面前。而他改變自己的錯誤的時候,就像大家仰望日食月食的消退一樣,用一種用仰望的崇敬的目光。
應該說,子貢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現實解說】有的人總是吹噓自己的功勞,卻掩飾自己的過失,這是很愚蠢的。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如果能夠勇於承認錯誤並且改正錯誤,人們會更尊敬他。
728(1922)★★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ldo;仲尼焉學?&rdo;子貢曰:&ldo;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rdo;
【譯文】衛國的公孫朝問子貢說:&ldo;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rdo;子貢說:&ldo;周文王武王的道,並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