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他反應會這麼大,主要是因為窮(第1/2 頁)
半個月後,大軍抵達長安。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長安都轟動了,圍觀議論者無數。
從郿塢繳獲的財物糧食,呂布按照計劃只上交了一成,但就這一成,也是普通人無法想象的鉅額數字。
一百多輛牛車裝得滿滿當當,運輸的也只是貴重的金銀財貨。
糧食根本裝不下。
呂布在郿縣就地徵了兩千多民夫,再加兩千士卒,四千多人肩挑手扛,連拉帶拖,才把那一成糧食搬回京城。
整個隊伍連綿數十里,翻山越嶺時就像一條長龍。
王允、士孫瑞、楊瓚等人也險些驚呆下巴。
士孫瑞甚至還下意識看了看太陽。
——是從東邊升起來的,並無異常。
他們如此驚訝,一是因為董卓斂財之巨,二是因為呂布竟然捨得上交國庫這麼多。
誠然,他肯定私下截留一部分。
但這差不多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誰出兵都得拿一筆,不然拿什麼養手底下的將士?
誰願意為你賣命?
此前,他們也曾預想過呂布會交回多少戰利品,都覺得幾十車頂天了。
他就是一文不交,說沒找到董卓的庫房,他們也只能信。
絕不會因此而跟呂布翻臉,也不敢。
然而,呂布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這到底是為什麼呀?
王允想破頭皮也想不出來。
茫然中忽然冒出一種想法,莫非,呂布真心輔漢?
不,絕不是!
下一瞬,王允否定了自己的猜測。
呂布真心輔漢的可能性,比呂布視錢財如糞土還要低。
那可是呂布!
他眼裡有誰?沒有丁原,沒有董卓,也沒有陛下,只有他自己!
小皇帝劉協看著送進宮的一箱箱首飾、布料,幾乎落下淚來。
抓著呂布的手不放,感動地道,“若滿朝文武皆如奉先,朕還有何憂愁!”
他反應會這麼大,主要是因為窮。
兩漢至今二十九位皇帝,他是最窮的那個。
從洛陽到長安,說好聽點是遷都,說難聽點是逃竄。
董卓只准他帶隨身之物,他還沒有隨行的大臣富裕,日常花用全靠大臣供奉。
到達長安之後,臨時徵收了一次稅賦,才有錢糧修繕未央宮。
但各地天災人禍不斷,稅賦收不了多少,收上來也是填入國庫,不是給他私用,因而他還是窮。
朝中公卿出自名門望族,底蘊深厚,個個都比他闊綽。
可他不能叫他們進獻大筆錢財。
就是叫了,他們也不會答應,估計還會義正辭嚴地罵他是昏君,行廢立之事。
主動給他這麼多錢的只有呂布一個。
雖然這些首飾、布料本來就是皇家之物,但呂布願意還回來,就說明心中有他。
換了王允、士孫瑞、楊瓚等人會還麼?
劉協對他們沒有信心。
看著他那感激涕零的樣兒,張禎心生憐惜,安慰道,“陛下只管穩坐龍庭,萬般難事,皆有大將軍替陛下分憂!”
她來過未央宮兩次,這是第三次。
有一有二再有三,就會成為習慣,禁軍、宮人看她的目光已經沒有第一次那麼驚奇。
爺爺說過,“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劉協眼眶微紅,“奉先國之棟樑,朕得此良臣,乃是祖宗保佑!”
呂布:“陛下謬讚!”
君臣二人你來我往,推心置腹地說了好一會兒話,又一起用了晚食,劉協才讓他們回去歇息。
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