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崩潰(第1/4 頁)
京城,中關村。
微博和豆瓣的辦公場所都在同一棟大樓,公司是壹心和騰訊合資。因其特殊性,對方並沒有資格入駐壹心園區,所以乾脆和京東做伴,在中關村裡安了家,或者等以後有了本錢,自己再建樓也不遲。
其實豆瓣手裡這會兒就有3億美金,完全可以建總部了,只不過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凌平對這筆錢搞了點財務操作,就等著08年之後去撿漏呢!
到時候哪怕買一棟豆瓣大樓,估計都不算啥稀奇事!
總部剪綵前一天,凌平親自來到微博公司,準備看一眼後臺資料。
微博這一塊現在依舊是餘軍在抓,主要是沒人可用,娛樂公司裡有網際網路思維的人還是太少了。
你說讓騰訊派人來吧,凌平並不放心,因為到時候很容易搞出吃裡扒外的事情來。
要知道騰訊的內鬥文化可是老傳統了,就比如微信當初在推廣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力居然是來自qq,說出去怕是都沒人敢信!
而在原時空中,騰訊微博從誕生到謝幕,那也是一出妥妥的荒誕劇。
只說一點,騰訊微博直到下線,甚至都沒有一個專門的團隊。因為小馬哥準備下場搞微博時,先搞了一出“四龍治水”出來。
什麼叫“四龍治水”?
意思就是四個團隊,各搞各的,技術,運營,終端分別由不同的團隊負責,然後再聯合決策,共同負責。
在公司搞這種管理機制,別說凌平了,換個人來看了也麻!
那是生怕內部不出亂子啊!
你還別說,小馬哥這輩子英明決斷不少,但似乎又莫名熱衷這種養蠱作風。
重點體現在遊戲部門。
有時候一款遊戲,四五個工作室在做,最後決出勝者,然後才會重點投入資源。
例如《王者榮耀》吃掉了《風暴英雄》,《刺激戰場》吃掉了《全軍出擊》……
當然,同質化的產品之間互相pk,由市場來做出選擇,誰也無法說出來是好是壞。
可這種做法,如果放在同一個產品內部,那就是另一種災難了。
效率低下,拉幫結派,互相傾軋……估計都只會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騰訊微博在內測之前,內部爭論的最激烈問題,是特麼軟體到底該用什麼方式來登入。
當時給了三種選擇:微信、qq、手機號……最後討論出來的結果,居然是用新浪微博的id登入。
這就像是做選擇題,別人問你yes or no,然後你選了“or”。
嗯,就挺奇葩的!
騰訊還給瞭解釋,說這種方式收益最高,潛臺詞就是鐵了心蹭新浪的熱度。
當然,複製,抄襲,蹭熱度……這同樣也是騰訊的傳統藝能。
咱就是說,這種工作方式,怎麼可能做的好事情?
所以從豆瓣成立第一天起,凌平就防著騰訊把這種文化帶入到公司內部,如今換了微博也不例外。
比如公司的領導者,必須是雙方都認同的第三方人選,即便是兩家聯合決策,凌平手裡也始終握著“一票否決權”。
好在現在並非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像豆瓣、微博這種,對騰訊來說,只能歸屬到防禦性產品的行列,工作重心還是放在親兒子qq上,屬於是成固可喜,敗亦不悲。
而且凌平之前玩的幾齣神之一手,也著實震懾住了小馬哥,更在騰訊內部樹立了權威,這才讓小馬哥熄了和凌平搶班奪權的心思,放心讓他來管理公司。
餘軍親自來到公司門口迎接凌平,為了熱搜的上線,他已經熬了兩個通宵,所以整個人顯得有些萎。
但結果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