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第1/2 頁)
打理方便,不怎麼費功夫,賣價還不錯,許多人都覺得自家明年也想試著種一些。
「林夫子大氣,得了這麼一樣來錢的東西,並沒有藏著掖著,直接跟我說願意教大家怎麼種,讓大家一起發財。
但是你們好意思嗎?反正我是不好意思的。我替大家做個主,你們都回去商量商量,要是願意種的,就用五文錢一斤的價錢,把薯莨種給買回去。
所有的薯莨都在這裡了,除了要給林夫子自家留三成,其實也沒多少了,大家要買的就早點找我登記,一家最多二十斤,先到先得,分完就算。」
底下有那心急的人,就已經跟自家人低著頭小聲的討論起來了。一時間,祠堂裡整個都鬧哄哄的。
因為林父答應得爽快,村長在說這件事情的時候,就著重加深了林父身上的光輝。
當然,原本林父願意把自己驗證得出的成果與村裡眾人共享,原本就是一件很慷慨的事情。
「好了好了,這是祠堂,你們吵吵鬧鬧的像個什麼樣子?都安靜些!現在都回去自己家商量,當然,要是現在立馬就能定下來的,就可以留下來找我了。」
就算是這些薯莨全部做種,也沒有多少,最多也只夠十來戶人分的。林家村總共有六七十戶人家,村長一點都不擔心分不完,反而很確定,這些薯莨種,肯定是不夠分的。
這種時候,就看那些人家能夠早早的做下決定了。手快有手慢無,全憑各人的本事。
這裡一共有六個大竹筐的薯莨,林家可以留下三成,林父直接選了其中看著略少些的兩個,挑著帶回家去了。
這些林父是不打算拿去賣的,是要拿來做種的。要不然,明年怕是連種子都不夠。
「娘,你說我們今年收穫的薯莨,可以賣多少錢啊?」
薯莨的濕重肯定是要比炮製好以後的乾重,要重不少的,同樣的是賣五文錢一斤,賣給村裡人做種,是要比炮製好送去藥鋪賣更能賺錢些。
奚悅在心裡打著算盤,總算是高興起來了。
因為旱情的耽誤,原本今年他們家還要種更多的薯莨的,但是現在大部分的地都拿來種地瓜去了,薯莨的產量就沒上來。
為著這個,奚悅心裡一直有一點可惜。特別是村長來找林父,林父答應今年就在村裡宣傳種薯莨之後,奚悅其實內心還是有一點覺得可惜的。
不過算了一下帳,總算是能賺回來一點兒,奚悅就慢慢的平復了心情。本來就是偶然在山上發現的,不僅給自己賺回了一筆錢,還狠狠賺了一波好名聲,其實也不算虧。
林母抿抿嘴,控制著讓自己不要表現得太高興,「也就將近一兩銀子吧,給鈞意把去府城的路費給湊齊了。」
以後在種薯莨這件事情上,村裡誰家都繞不過他們林家去了。林母雖然不虛榮,但是也已經提前想到了這件事情能夠帶來的好處。
畢竟東西是林家人,具體來說是奚悅發現的,他們就是悶聲發財,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
可是他們現在主動拿出來了,還願意把種植薯莨的技巧也教給村裡其他人,就這麼一份功勞,就足夠受了實惠的村裡人高看他們一眼了。
原本林父就是村裡唯一的教書先生,地位不同於一般的村民,現在又對村裡有了這麼大的一個貢獻,可以說,林家在林家村裡聲望,一下子就拔高了一截。
就像村長心裡想的一樣,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聰明人了。不等到回去商量,那種有先見之明的人,就直接先找村長定下了二十斤的足額,再讓人回家去拿錢。
於是,第二天一大清早,村長就帶著一個沉甸甸的口袋過來林家了。
「善端啊,這裡是十二戶人家給你的,買薯莨種的錢,一共十二吊錢,你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