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突然覺得沒那麼生氣了(第1/2 頁)
聽到李淸懿這話,在場一眾人,心情各異。
有那心虛的,也有那自認為自己心的正坐的直,不怕系統扒的,千人千面,各有想法。
但誰都知道,即便是那些心虛真做過一些錯事的人,這時候也無法阻止上面那一人一統開口。
事實上,自從李淸懿身上的系統在解開了曾經那位二皇子的身世之謎,又挖出了一個又貪又摳搜的劉延康之後,無形之間,朝堂上下的風氣可是受了不少影響。
真正貪婪的人不可能因為這樣就改了性子,相反他們可能還會想盡辦法,將自己的所有智慧用在破解這看似無解的難題上——事實上,皇帝都能發現系統在某方面的侷限性,聰明人從來不缺的官場自然也有人發現了這一點,並且悄悄做出大膽嘗試。
至於成不成功,至少在如今李淸懿還沒吃瓜還沒吃到他們身上之前,不好說。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更大膽一些,產生了一些不方便宣之於口的想法,並且正在互相尋找盟友,只是暫時沒有開始行動罷了。
但,那些隨波逐流的,卻是迅速收回了自己不該伸的手。
別說什麼這是潛規則,沒出事的時候大家都說其他人也這麼幹,法不責眾嘛。
但是一旦被抓出來,那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所謂的潛規則,不過是一種秘而不宣的共同犯罪。
李淸懿覺得自己與自己親爹目前是互相明牌但不開口明示的狀態,也沒錯,皇帝也察覺到了自己這個聰慧的小閨女已經察覺到了問題。
但皇帝為什麼不與她開誠佈公地說?
因為,在系統這件事上,李淸懿知情與不知情的差異是很大的。
她不知情的情況下扒了別人的皮,大家也都假裝自己什麼都沒聽到,那不管私底下大家都是怎麼想的,明面上還可以維持體面。
而她如果是在知情的情況下,再去做這些事,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所以,皇帝在暗示李淸懿,維持原樣,假裝自己什麼都沒發現,如此最好。
至於李淸懿有沒有正確接收到這個資訊……
嗯,其實就算接收錯誤,皇帝也清楚李淸懿不至於傻到逢人就問“你是不是聽到我跟系統的談話了”、“你是不是聽到我吃瓜了”之類的傻問題,所以問題其實也不是很大。
而現在,李淸懿就在“我知道某些人聽得到”以及大殿中一眾人“我聽得到但是我要裝聽不到”的狀態下,開始了索敵狀態——不小心吃瓜吃到無辜群眾身上,李淸懿還會有點心虛愧疚的情緒,但是要是吃到貪官頭上……
呵呵!我爹在我背後,我看你怎麼死!
系統:【唔,貪官麼……我這裡有一份名單,宿主你是想按照利益最大化還是按照距離來進行排序?】
李淸懿:【那當然是抄家抄的東西最多的那個!】
系統:【好哦,已為你鎖定瓜主——前禮部尚書楊儉讓。】
聽到這個名字,無論是皇帝還是太子,亦或者是曾與楊儉讓同朝為官的官員們,都微微一愣。
他們都以為,所謂的貪官,指的是如今在朝為官的官員們。
而楊儉讓,今年六十五歲,早已致仕回鄉養老了。
饒是百官們怎麼想,也沒想到,今天這瓜,還能吃到這位楊老大人身上去啊!
系統:【楊儉讓,歷任禮部尚書、翰林院學士,五十三歲入閣,加少傅兼太子太師、謹身殿大學士,後改少師……其在位時倒是沒什麼動靜,雖然也有與官場之上的一些官員進行一些人情往來,但並不過分。】
【他之所以會在這次的排行中列為第一,是因為其退休返鄉之後,實質上並未完全退出官場,而是利用自己這幾十年在朝堂之上經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