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究竟有多強?實力不亞玉帝,孫悟空道出他一個秘密(第2/3 頁)
菩薩也是出門相迎,齊天大聖的名號大致上要和天尊和菩薩相當的,甚至聽上去還要高一點的樣子。所以值得玉帝出迎的人地位一定是相當高的,比如觀音菩薩和如來,玉帝就不會迎他們。老君向玉帝稱臣,怎麼看也不像是個太上皇的樣子,所以我們要仔細品味一下老君的君到底是個什麼含義了。
西遊裡有四大天師,張道陵是老君的親傳弟子,葛玄據傳為靈寶門徒,許遜也屬靈寶一脈,最後的邱弘濟雖然歷史上並無此人,但是可以推斷出自全真邱處機和其弟子李志常,他們尊崇的是東華帝君。太上老君第一次在西遊中出場時,就是由四大天師向玉帝啟奏“太上道祖來了”。四大天師並非都是老君嫡系,所以這裡的太上道祖並非是對自己師尊的敬稱,應該就是老君在天庭中的正式稱謂。既然太上二字是玉皇大帝承認的,我們就有理由推斷一千七百五十劫之前,玉皇大帝還不能歷劫的時候,三界的共主是太上老君。
,!
老君作為三界共主的時候,應該不是稱帝,而是稱祖的,即道統三界。那個時候是道派治理三界,三清之中要以老君為首,老君曾經也是坐在正中央的。道派統治之下,都是師徒關係,三界儼然是道派的一言堂,有點類似原始部落的長老制。三清組成最高的長老院,老君作為大長老有著絕對的權力。但是這種制度相對於封建的君臣制是一種落後的形式,所以最終玉皇大帝能夠歷劫的時候,天庭就產生了,很多神仙開始擁護玉帝。
神仙之間不會發生大規模的奪權鬥爭,因為奪權者相互之間都可以知道過去未來,如果已經知道了最終結果,中間過程是很和平的,就像佛派的崛起,雖然也很艱難,但是各方大佬並沒有要扼殺的意思。最終玉皇大帝和平演變接手了道派的三界統治,對於曾經的共主,玉帝還是保留老君道祖的稱號,另外加上太上以示尊敬。老君的時代根本沒有皇帝這樣的東西出現,一旦形成了朝廷,老君也要遵守這個制度,在玉帝面前要自稱臣,畢竟他這個太上,從來都不是太上皇的意思。但是在其他的神仙眼裡,他畢竟曾經也是三界共主,所以這就是老君的來歷,上一任三界的君主,即太上老君。
道派失去了對三界的統治,這個責任是要有人來承擔的,所以老君的真實地位被降低就可以理解了。原始天尊趁機成為了道派的實際主導人物,並且不斷的進行學術研究,開個什麼混元道果大會呀,然後再發展一下自己的勢力範圍,支援一下真武大帝什麼的。道派也在逐漸適應與天庭的共存。
玉帝治下的三界打破了道派一言堂的局面,鼓勵個人“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設定五方五老來管理人間,同時允許教派自由發展等等。三界在玉帝的統治之下一片生機勃勃。
老君也沒閒著,在天庭之中佔據著重要的角色地位,因為他手上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金丹。我們之前的篇章分析過,儒家成聖是靠功績的,成聖後未必能上天,比如三皇五帝,他們是人間聖人,但是不生活在天上。儒派仙人要想飛昇,有些也是修煉的,但大多數只能靠仙丹。老君和玉帝之間達成了協議,道派用仙丹換取在天庭中的地位。
老君還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化胡成佛。這個在歷史上頗受爭議的話題,事實上證明是虛構的,但是在西遊裡,它確是存在的。老君為什麼要化胡成佛呢?道派和儒派互相爭執,表面上一團和氣,其實私底下已經劍拔弩張。作為道祖要考慮長遠發展,所以需要一個緩衝地帶,這是老君引入第三方勢力的最初目的。
另外一方面,也很有可能老君這個級別的神仙,是可以預測儒釋道三家最終都是會沒落的,神仙的制度從派系制到天庭制,最後可能發展成為共和圓桌議會制,這種情況如果只有儒道兩家是實現不了的,發展更多的新興勢力是歷史的必然。所以佛教應運而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