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第1/3 頁)
在僵硬顫抖的四肢重新恢復知覺的那一刻,他一言不發地猛衝了出去,直奔馬廄,解開視線所及第一匹未解鞍韉的馬,翻身而上,用力一夾馬腹,便朝宮外狂奔。
東宮上下都被這一意外的一幕驚呆了,乍然之間誰也反應不過來。
只有蒙摯快速奔出,一面大聲呼喝東宮衛隊隨行,一面也拖過一匹馬來,緊緊追在了蕭景琰的身後。
時值正午,七月的烈日當空,烤得人皮肉發疼。
由於陽光太毒,街上沒多少行人,商販們也都儘量把攤子向後挪進屋簷的陰影處,街面寬敞通達地被亮了出來,使得蕭景琰沒有阻礙,一路越奔越快,蒙摯費了很大的勁兒,才勉強綴在他身後。
過了華容繡坊,再轉過一個折角,便是蘇宅正門所對的那條街道。
可就在即將轉彎之前,蕭景琰不知為何突然勒住韁繩,動作之猛,使得胯下坐騎長嘶一聲。他坐在馬上,盯著拐角,雙目有萬般話語要說。卻還是咬緊牙根,驀地轉回了馬。
他不能去……
至少,現在,他不能去……
蕭景琰的手暴起青筋,他竭盡全力讓自己跑回東宮。這一切,還沒有結束。
作者有話要說: 想了想還是用的小說裡的片段。景琰哥哥成熟了,他知道真相了,暴風雨是會有,相認是會有,但為何不能是等一切結束後,互相擁抱,說一句,我們都好。這是他成長的一大步。
☆、風靜
自受了春獵叛亂之驚,回鸞後又雷霆處置完譽王一黨,梁帝越發覺得身體每況愈下,支撐不來。
御醫們次次會診之後,雖然言辭圓滑,只說安心靜養無妨,但觀其容察其色,梁帝也知道自己情況不妙。
人越到老病之時,越覺得性命可貴,所以就算萬般丟不開手,梁帝也只得無奈地先丟開再說,東宮監國的御旨便由此而發,明令凡皇帝不升朝的日子,即由太子在承乾殿代他處理日常政務。
一開始,梁帝還有刻意試探、從旁品察的意思,後來見景琰行事謹慎公允,沒有因此膨脹狂妄的跡象,漸漸便放了一半的心,除了逢六日召三公六部重臣入內攬總稟報一次朝中大事外,其餘的日子竟一心只圖保養續命。
由於對政事有處置權,也由於大局粗定,蕭景琰這個東宮太子的位子,坐得可比他的前任穩得多,但同時,也要累得多。
風荷已經著手準備離京的事情了,這次,連著太奶奶也一起接到江左,那裡環境好,離了陰謀詭計,也養人一些。
&ldo;一個月。&rdo;梅長蘇抱著她,&ldo;最多一個月,赤焰的案子就可以翻了。到時候,我們和太奶奶一起,回家。&rdo;
&ldo;好。&rdo;風荷靠著他,&ldo;景琰哥哥說,懷瑜要留下來,我想想也好,這個孩子和哥哥一樣,是屬於戰場的。懷瑾就和我們回江左,屆時送到藥王谷,師父那裡也不收人,師兄那邊怎麼也不方便。 &rdo;
&ldo;嗯。&rdo;
&ldo;景琰哥哥說,到時候讓懷瑾封祁王,懷瑜接手英王。我沒同意。&rdo;
&ldo;不同意也好,舊人太多。&rdo;
&ldo;宮中我雖信任幼儀,卻怕人心善變。還不如讓他此生按著性子遊山玩水,當個自在醫者,也好過手足相殘,只為了那個位子。&rdo;
&ldo;嗯,今日景琰找我詳談,他好像認出我來了。&rdo;
&ldo;嗯,這不好嗎?反正你身子也好了。&rdo;
&ldo;他藏著心事呢。&rdo;
&ldo;那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