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里原之戰(二)(第1/4 頁)
三里原之戰(二)
早已準備充分的師俊彥率領三萬安北軍在快速突襲了由太子軍一部防守的風琴渡物資囤積點後,並沒有再次有所動作,而是全軍在此地開始修整,同時,源源不斷的雙方斥候開始在風琴渡安北軍大營周邊五十里內展開了殘酷的斥候戰。
雙方數百斥候或是三兩騎,或是一二十騎,如同餓狼一般在春日的泥地裡相互追蹤、撕咬,每次戰鬥一開始,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不過短短三日,雙方的斥候就都已損失慘重。
發覺師俊彥屯兵風琴渡的太子軍四萬人由太子六衛率長史黃射為主將,拔營離開滄州城下,向著風琴渡與三里原中間全速而來,同時移動的還有太子的大纛。
同時太子軍剩餘三萬餘人也在右翊衛大將軍楊忠的率領下也開始收拾器械,似乎也準備放棄對滄州城的進攻。
師俊彥在得道太子軍四萬人行軍方向後,將全軍馬騾都分配給士卒,每人只帶了十日的口糧便開始向早就預設的三里原戰場狂奔。
師俊彥與黃射均是宿將,對三里原這個大家心知肚明的戰場是什麼情況早已爛熟於心。
兩側均是高山密林且山路險阻的三里原能夠容納正面作戰的寬度不超過兩裡,縱深也不過四十里。而縱橫綿延數百里的山地更是讓繞行至後方突襲的戰術變成了天方夜譚。
這在他們眼中就是一個標準的狹窄地域,如果想要勝利,就沒有半點取巧的可能,只能一點點投入手中的兵力,直到一方壓垮另一方為止。
但是,早已派出大量斥候的雙方都發現了戰場中央還有一處高於戰場其他地方的土坡,這個高於周邊土地一丈的土坡兩側都擁有不那麼陡峭的緩坡,土坡上擁有一片天然形成的平地,足以容納數千呈密集陣列的軍陣。
如果哪一方拿到了這處土坡,那麼仰攻的那一方就要承受巨大的傷亡,甚至會被土坡上安置的床弩威脅到本陣。
因此,都在向著三里原急進的雙方完全拋棄了軍中慣例的強行軍標準,以接近八十里的極限速度趕去,為的就是能夠搶先佔領這處小高地,拿到戰場主動權。
雙方在強行軍兩日後,同時趕到了三里原。
看著面前的土坡,師俊彥在下令組裝巢車後,便命令左廂軍前軍在都尉李如風的帶領下,開始向著坡地發起了衝擊。
同時太子軍也派出了六千人開始搶奪這處戰場上的關鍵地帶。
雙方敲響了密集的鼓鉦聲,相同頻率的號角聲與銅鉦戰鼓聲在高山間迴盪,驚起一片飛鳥。
兩支疲勞到極點的軍隊再無法組織成規模的弓弩進行遠端投射,因此,雙方派往坡地的六千人在剛一接觸時就進入了白熱化的近身絞肉戰中。
身著同樣甲冑,說著同樣話語,使用同樣武器與戰術的兩支大魏精銳在這處寬度不過一千步的戰場上操著長槍步槊,旁牌橫刀展開了廝殺。
攢刺的長槍步槊讓雙方在短時間內就有大量士卒倒地。本就極為疲勞計程車卒就算是身穿精鐵製成的扎甲,一旦在密集的軍陣中倒下,也絕無活著的可能。
一聲聲銅鉦聲在雙方軍陣後響起,雙方前方的將校都能聽懂對方的號令聲,因此,再也沒有變陣的說法。
架起的長槍步槊阻隔了雙方想要站直身子貼近對方的可能,那就派出手持橫刀團牌只穿身甲的跳蕩。
發現跳蕩的雙方也用著同樣的旁牌阻隔著對方從地面接近己方軍陣的路徑。
沉默且壓抑的戰場中心,只有長槍步槊互相碰撞或是刺中盾牌甲冑的聲響。所有人都紅著眼睛咬著牙想要再進一步,可每前進一步雙方就將付出大量的傷亡。
站在師俊彥旁邊的劉昭此時早已穿上了一套不那麼合身的甲冑,他看著同為大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