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導演借鑑《雷雨》無可非議,僅僅用了人物關係也無可非議,但他錯在猶豫之中,既想講述自己的故事又想得到《雷雨》的精髓所在,兩可都不完美,顧此失彼則是改編之大忌。
另外一點,作為《雷雨》這部作品,雖然家庭,*及諸多主題都有涉獵,但很明顯,此一家則是千萬之家,將社會矛盾突顯了出來,但《黃金甲》卻不是如此,此一家即僅此一家,雖然貴為王候,但僅僅是內部之爭,主題並不如《雷雨》深刻,那些士兵背景無非是道具而已,所以《黃金甲》放在王家之身上反倒是一個失算之舉。深宅大家可能會更令人相信一些。
總體來說,《黃金甲》借《雷雨》之舉並不算成功,反倒有些偷巧不成的遺憾。
第五評:奢華
《黃金甲》被人詬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花錢太多,這也是過去幾年中所有大片被詬病的原因之一。而諸如《墨攻》又被人嘲以製作粗糙,看來在中國當一個好導演,在錢的問題上的確是十分地難以為繼。
自從《紅高粱》中一段顛轎的情節之後,想必許多人都會知道張藝謀對民俗文化的理解。據說那段顛轎是偽民俗的,是張導靈機一動想出來的,筆者未曾考究不敢枉下斷論,但有一點可以說明的是,這段顛轎的確是經典的橋段,將西北人那種粗獷的風格表現無疑。即便是偽民俗,但符合民俗之精髓,它便是可以令人印象深刻的。
《黃金甲》中說到奢華一節大概要涉及到幾個問題,一是歷史感。中國帝王向來講究大而宏的場面,秦前有酒池肉林,秦之阿房,晉之石崇,隋之運河,唐之明皇等等。所以奢華的確是絕大多數帝王的必行之事,即便是現在所謂的面子工程也比比皆是,五代中梁唐晉漢週五國也大抵如此。所謂的節儉之美德只是窮人流傳的與王宮權貴無關。所以,稟唐之遺風大舉奢華之象並無任何誇張之處。
二是文字性。事實證明,大凡富貴奢華都隱藏著衰敗之象,所謂窮極必反,而《紅樓夢》對此的解釋尤為明顯。在《黃金甲》中,極盡奢華之表面,無遺是與王家中這幾個人物的悲慘命運相倚合的,這種衰敗之象便藏於這種奢華之中,於是宮廷之戰在所難免,只是不知是何引頭,什麼導火線罷了。在筆者看來,這樣的對比對於這樣一個宮廷之爭的故事是非常符合的,也不避大驚小怪。所以,這種奢華的表象是影片必須的表現手段。當然我們可以仿西式的手法,但那樣的確不符合中國人的心理動機,於是奢華是罪惡便也算成立了。
第三點是關於道具色彩之效果,大凡是華夏之人都知道黃色意味著什麼,即皇的意思,古代有時候黃色幾乎成了皇家專用的色調,普通百姓不得涉及。所以本片中大片的黃色,如兵革服飾,如王后首飾,以及一些器皿等都象徵著霸道之極的至高無尚的王權,從色彩角度來說是一種權力的不可侵犯性,而影片的主題也是權力的爭奪。至於道具,古人的講究極多,鳳釵龍袍這一切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都是極具神秘色彩的。張導絕不是在做此類知道的普及,但如此講究的置景至少可以讓我們看到一個皇家的偽真實所在,這是一種氣氛與顛轎的性質是一樣的,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個問題是非常令人笑話的,當初張藝謀拍了一些農村影片,就讓人評為用自己之汙迎外國人的眼球效應,估且不論。上次湯姆克魯斯去了上海,捎回去一些弄堂裡破“旗”招展的畫面,也令許多人十分地不滿。同樣是面子工程,這些人也許習慣了粉飾,習慣了臉上的光鮮,於是便說三道四,而《黃金甲》之光鮮也可說是給足了國人的面子,沒想到這些人同樣不買帳,真是不可理予。也許一身灰一身綠便是他們的本色了吧。
其實第四點並不能說明奢華在本片的重要性,但前三點卻言明瞭,對於本故事而言,無論從故事的真實性還是從故事的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