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第1/2 頁)
好在趙清寧也不生氣,她和兩個哥哥關係好,?自然盼著他們能夠過得好。她私底下甚至是和許晚秀躍躍欲試說道,?「娘你說,等到我參加高考,?也能像小弘哥小朗哥這樣一次就考上嗎?」
「只要寧寧夠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你要對自己有信心。」許晚秀耐心地聽完女兒的話,笑著伸手揉弄著她那一頭柔軟的秀髮,安撫著小丫頭躁動的心。
趙清寧小朋友挺聰明的,但她對於簡單就能夠完成的事情,?總是帶著點三分鐘熱度和股微不可見的傲視。
許晚秀只希望小丫頭能夠多磨磨性子,她和趙國強也不可能護著她一輩子的。當然這點擔憂,她未曾表現出來,也沒有和趙國強說過,免得他瞎擔心。
趙國強也難得地在飯桌上多話起來,他和許元弘倆兄弟分享著些他當年在外的經驗,反正就是多和人友好相處,保持初心不要飄,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
許晚松和李小萍在一旁點頭附和著,許母聽了也很是贊同,許元弘和許元朗倆兄弟聽得認真,他們向來是崇拜這個小姑父的。
趙清寧坐在一旁歡快地吃著肉,她從小到大都這樣,是典型的食肉小孩。因為對高考這個新事件有著足夠好奇,她也豎著耳朵聽著爹和舅舅、哥哥們的對話,當下對爹爹又是更加崇拜上幾分。
這件事過後,趙清寧回學校繼續上課,趙國強繼續在鋼鐵廠裡忙著。
年後,經濟放開,但縣城裡的人仍舊是和以前一樣,踏實地等著每月拿糧本去購買糧食,盼著進廠。
從中央到市裡,下達了新的檔案,知青除了參加高考上大學回城,每個公社都有名額,表現優秀的知青可以獲得名額回城。
為此又是引發一場爭奪回城名額的明爭暗鬥。
倒是許元弘和許元朗倆兄弟在家人們的期盼下,去了大學裡讀書。
許晚秀某回去許家,許母就高興地拉著她說,「秀秀,娘告訴你個好訊息,小弘和小朗倆都寄信回來說,原來大學裡還會補貼糧食,每個月有三十斤呢,還有補貼錢。說讓咱不用擔心他們,也不用寄錢過去。」
「哎呦果然那句什麼話說得對,知識就是錢,考上大學原來賺得比在廠裡打工的還多。」許母樂呵著說道,這讀大學的待遇都快趕上在鋼鐵廠幹活的孩子他爹了。
當然許晚松賺的錢,肯定是比許元弘許元朗每月拿到的錢要多的。但讀大學這待遇也確實是,說出來村裡人都會羨慕的地步。
許晚秀心想著,要是回頭許母知道倆孫子畢業後出來可以包分配工作,那怕是不能再高興了。
她牽著許母的手笑著道,「現在大力培養優秀人才,小弘他們倆有學識,又願意學,那自然是有好待遇的,娘你也能安心些。」
許家這年是高興地很,哪怕是村裡還和以前一樣,收成不好,但起碼倆孫子考上了大學。
很快村裡得到了訊息,農村裡不再拘著公分和集體耕作,每家都能根據人口分到田,自己負責自己的農田,種了多少糧食最後收成多少,除去上交的那部分,剩下的都是私人的。
這可把許母給高興壞了,她握住兒媳婦李小萍的手說道,「咱娘倆勤快些,說不定還能種多點糧食。」
村裡人全部都覺得迸發出無限的希望和動力,磨刀霍霍想著在新的一年好好幹,幹得多收成多,家裡糧食多了吃得好,這日子自然也就跟著好了。
他們帶著最樸實的期盼,拿出鋤頭繼續在農田裡揮舞著,不再像以前只為賺工分機械幹活般麻木,臉上是帶著笑意和對未來的期許的。
這邊縣城裡,許晚秀和平常一樣去買菜,也感受到點變化。她站在一個熟悉的攤位前買新鮮雞肉,大娘邊斬殺著雞,邊懊惱地嘮嗑道,「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