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老鄉,開門,自由貿易!(第1/2 頁)
距離最近的貿易物件有兩個,一個是往西走,西域三十六國都是很好的交易物件,還能順勢打通西域的絲綢之路。
另外一個是往東走,這邊能碰到兩個國家,一個是棒子,一個是櫻花。
棒子這邊情況比較複雜,最初朝鮮半島上就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箕氏朝鮮,一個叫辰國。
箕氏朝鮮佔據了半島北部,辰國佔據南部。
後面北部又經歷了衛氏朝鮮,結果讓漢武帝給滅了,將其地區分成了四郡,分別是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和樂浪郡。
至於說真正的棒子人就是辰國這一片的人,從頭到尾都是被動挨打的那個。
大漢看你不爽了,就來揍你兩頓。
在漢末時期,辰國分裂,出現了三韓,及馬韓、弁韓和辰韓。
其中最大的勢力便是馬韓,屁大點地方卻有足足五十五個小國,也可以說是小部落吧。
他們還沒有城邦這一說,每個小部落有個幾千人,大的有上萬,但加一塊也就十餘萬人口。
馬韓王就住在月支國,負責統領馬韓部落聯盟的這五十五個部落。
後面比較出名的百濟國,正是在這五十五個部落裡。
現在南韓人的祖先,其實應該算是百濟和新羅這兩個國。
高句麗算是北韓祖先。
往這邊走比較難,要是走陸路的話,看過長津湖的朋友都清楚,這破半島上全是山!
因此最好還是走水路去。
同樣的,去小本子那邊也是一樣,完全沒有往西走,到西域都護府那邊去進行自由貿易來的好。
但是!
張朔很想實驗下海軍的戰鬥力。
這裡可絕對沒有任何想要打擊報復的心理嗷,就是單純的想要實驗下海軍的戰鬥力,這樣之後向南方走水路,一波給董卓推了的時候,就心中有數了。
於是張朔乘坐輕快帆船,順流直下從黃河一路到海邊,速度上比陸路行走要快不少。
此時,冀州、幽州、青州全都在他手上,可以說整個渤海附近的海域都是他說了算。
因此這三州的沿海縣城都建立了造船廠,在還沒那麼著急使用海軍的時候,用生產力不斷地生產著重型帆船。
到目前,張朔手上已經有了二十二艘重型帆船和60艘輕快帆船,完全能組成多支艦隊。
一艘重型帆船上除了有32門五公斤重加農炮外,還有600名海軍士兵,每個人身上除了有一把燧發槍外,還有一把長刀。
沒錯,在點亮了【科技·橫帆裝置】後,上面配備的武器裝備也一併可以在兵工廠裡打造了。
除了小型加農炮外,還有這種燧發步槍可以換裝了。
燧發步槍的優點就在於,使用打火石來激發火藥。
火繩槍在下雨天的時候還會被打溼,無法打火,但燧發槍就不會受到太多的影響,而且在不用火繩去點火候,人手也能雙手持槍,讓射擊的精準度大大提升。
張朔一次性出動了全部艦隊,帶著懂水戰的孫堅和兩個軍師,程昱、賈詡,一併前往三韓地區進行‘自由貿易’。
他還攜帶了大量的印刷書籍和大量的教師。
這些書籍裡全都是張朔派儒家大儒進行改良後的儒家學說,內裡充斥著要讓人當孫子,對君主絕對的忠誠的良善學說。
這種儒家學說,才是最適合傳達到世界各地的文化!
至於大漢,就沒必要傳這些了,自有更好的東西可以流傳。
張朔要將這些珍貴的,原本只能由世家才能壟斷的知識,售賣給這幫三韓之地的人,完成‘貿易勝利’的任務。
同時也給他們帶來先進的文化,完成‘文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