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更別提還有董小如這兒的慈善活動,三個巨額支出加起來佔了收益流向的大頭。
不過這是支出都是必要的,換來的也是方意和周曦瑤的雙向支援,柳茵茵雖然常常忙得焦頭爛額分身乏術,但一想到她們共同的目標,渾身上下就充滿了動力。
與之相對的,劉府眾人過得就不怎麼好了,劉昌彥在某一日下朝歸家,終於發現了老婆和別人的私情,這會兒是真綠帽從天而降,何況物件還是之前採了他的無節操浪子,劉大探花郎也氣得是真吐血,臥倒在床。
可惜這一回,老婆娘家勢大,不像前一個能說換就換;且昔日為他做主的皇帝同樣臥病在床,再也不能握著賢才的手說「卿棟樑之才,何愁無賢婦」了。
不過就算皇帝還好好的,也不可能自打嘴巴,把他賜婚的賢婦給拿回去,劉昌彥也只能忍氣吞聲,好在最終峰迴路轉,情場失意仕途得意。
朝中有了好訊息,周貴妃終於「扛不住」眾臣壓力,打算與北蠻二度和談。
而朝廷黨派們上下幾番持續了一月的暗中較量,出使的大任落到了劉昌彥頭上。
溫柔的周貴妃笑盈盈和氣對他道:「劉大人才德兼備,口才上佳,官家昔日也對大人寄予厚望,此去北地,和談的重任就交給大人了。」
劉昌彥大喜過望,洋洋得意接旨準備出發,渾然不曾察覺這個在他眼裡愚昧膽小的周貴妃,不知從何時起已顯露了至尊的威儀。
董小如聽聞此事,連忙皺著眉去找了柳茵茵:「周大佬這是什麼意思?怎麼真就遂了他的意?」
柳茵茵擺擺手,渾不在意:「上帝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想來她是覺得劉府差不多該收尾了,折騰下去也沒意思。」
剛從北地普及戰地急救常識回來的李薇道:「北地有方將軍看著呢,她會有所提防,別擔心。」
董小如這才心滿意足。
劉昌彥一去,鄭寶芝也沒了顧忌,她直接把寧郡主出牆的訊息捅了出來,皇城根下的百姓談及這樁八卦,暗地裡都笑他綠帽王,劉昌毅想要好好教訓妻子一頓,卻被鄭寶芝梗著脖子一通大罵。
「怎麼,先前裴氏出牆的訊息不是你們傳出去的嗎?這會子真出牆了,你們倒想瞞著了?我還以為你們劉家人就喜歡帶綠帽呢!你要是不服氣,我便也向這郡主嫂嫂看齊,如何?」
明晃晃的威脅擺在眼前,劉昌毅嚥下這口氣,轉頭又要向鄭寶荼院子裡去,鄭寶荼月前為他生了個兒子,如今那母子兩才是他的心尖尖,若不是這鄭氏潑辣,他早就休了她了。
鄭寶芝冷眼望著,把最後一點淚光壓進了眼簾後頭。
為著這麼個東西掉眼淚,不值得!如今她有這麼多後盾,還有個掌握朝政的周貴妃在後頭撐著,怕什麼?
只是周貴妃一黨終究惹起了鄭王的不滿,不知多少人明裡暗裡說他教女無方。
鄭王雖只是皇帝隔房的堂弟,但終究還是皇室宗親,皇權之路血腥,這麼個與皇帝年紀相仿的皇室男丁乃是碩果僅存。
他的不滿尤其是當劉昌彥借和談之名通敵北蠻的訊息傳來,鄭王作為劉探花的泰山,真是黃泥掉進□□,不是屎也是屎了。
「我向來是敬諸位大臣們鞠躬盡瘁,憂公忘私的,」總是好脾氣的周貴妃都忍不住拍案:「可你們日日說著和談,莫不是也和劉昌彥一般,想著通敵叛國,好領北蠻的高官厚祿!」
此事一出,朝中一時聲啞,鄭王一黨連忙解釋。
「此時恐有隱情,劉大人為官向來清明正直,受人稱道,何況其親眷皆在大盛,他有何理由通敵叛國……諸位大人莫要中了方、北蠻的挑撥呀!」
周曦瑤冷眼聽著,笑意微冷。
她的確是故意讓劉昌彥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