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十萬水軍下揚州(第2/2 頁)
好的書稿,交給張正常。
“你叔叔我從伱爹那裡抄了一份《十萬個為什麼》,這書挺有趣,我熬夜看完了……對了,這是什麼?”
老朱將一張畫遞到張異面前。
“咦!”
張正常自己都沒見過這幅畫,他們湊過去一看,都被張異的畫像給驚呆了。
倒不是張異畫得多好,而是他們沒見過這種畫畫的方式。
當然這很正常,此時距離鉛筆的原型鉛筆棒問世都還有兩百年,更何況是在鉛筆發明後出現的畫畫方式。
“這是什麼畫畫技法?”
張宇初也問。
“素描!”
張異老實回答。
“好像呀,爹跟真的一樣!”
張宇初的話說出了眾人的心聲,張異這種畫畫方法若說有什麼意境之類的談不上,但他畫中的張正常,就是像,跟真人幾乎一模一樣。
這在目前華夏流行的國畫中,這種技法並不常見。
“我也要畫!”
張宇初舉起手,率先提出自己的要求。
舉手之類的事,張異自然不會拒絕。
他說完,朱元璋和朱標都來了興趣。
張異拿著剩下的鉛筆,乾脆每個人都畫了一張。
他的畫畫技巧一般,可是在素描這個領域,大明自然無人比得上他。
透過黑白的光影效果,將人物栩栩如生地映在紙上。
每一個得到自己畫像的人,都讚歎不已。
“很少,你這畫畫技巧,雖然不如那些大師,也談不上意境,卻也可以開宗立派了……”
朱元璋得到自己想要的,告辭離開。
出門上車,老朱陷入沉思。
“水軍……”
“父皇還在琢磨張異說的認知戰?”
“沒錯,張異說的方法有可行之處,朕打算試試……”
將認知作戰的方式用在內部,對於朱元璋來說是個很新奇的體驗,這種方式運用得好,好像可以為他開啟一個新的思路。
不過張異說的東西是否如想象中有效,這些還要驗證。
“回頭,讓高見賢帶人去揚州,試試這套法子!
朕雖然沒有十萬水軍,但如果揚州之行做得好,倒也不是不可以組建一支!”
“父皇,為什麼您會很在意張異這種手段……?”
朱元璋面對朱標的疑問,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張異說出認知戰的時候,朱元璋想起一件事,傳播權……
這種東西,在張異提出水軍的“認知戰”之前,這種東西一直在讀書人,或者說士子階層手裡。
就算是君王也不能輕易染指!
也許,所謂的水軍戰法,
可以讓帝王和士子爭奪傳播權的時候,可以拿回一些優勢!
今天請假去掃墓,無法日更過萬了,大概會三更七八千字左右。後邊的章節作者會改成三更九千到一萬字。這大概是我作為一個兼職作者能寫到的最多了(狀態差和工作忙碌的時候我保底兩更六千字,如果狀態好我大概可以到意一萬兩千字),讀者老爺們如果覺得可以,投個月票推薦票行嗎?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