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2/3 頁)
得不行啊,年輕人身體好得很,吃那些幹什麼?
至此,柳煦才算是信了,於是之前的事情只有一個解釋,柳開騰是第一次,起碼是這一世的第一次。
對此,柳煦只能怒其不爭,除了鼓勵他多和異性相處,多找幾個紅顏知己,教育他眼光別太高外,無法他。
同時,私下裡柳少夫人的挑選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知道柳開騰不愛聽這事兒,所以沒跟他說,這事兒只有劉秀柳昌盛和他知道。
53、第 53 章
周莊之行預期一週,前三天集體行動熟悉環境,後四天自由分組。畢竟學生們研究的方向不同,喜好也有區別,同樣一座古鎮,有的孩子對方言感興趣,有的孩子對建築感興趣,有的孩子對風俗感興趣,且考慮到孩子們搜羅土特產做禮物的需要,硬綁在一起,不能盡興不說,效率也低。
自然這規定對柳開騰二人形同虛設,兩天第二天開始就自由行動了。
柳煦宿醉方好,精神恢復了,胃口卻是不虞,因此廚房備的午飯很是清淡。銀魚蛋羹,清水文蛤,水晶蝦仁,銀耳鮮筍湯,這三菜一湯,若被有心人看到,或許要吃驚了。畢竟這些放到尋常人家算是豐盛的飯菜,放到柳家,真心有些寒酸了。
卻不知,這看似簡單的三菜一湯,除了銀魚是當地採買,其它都是當日採摘運送來的上品。例如那鮮筍,並非隨意去農家收購,而是柳家在宜興圈了兩塊竹林,與當地村民村委簽了合同,建了莊子,由莊子特供的。
宜興號稱竹的海洋,每年毛竹產量不低,竹筍也是一年四季均有,春筍鞭筍冬筍,很是豐富,且品質極高。竹莊佔地不小,雖高薪聘請了許多當地老把式進行照顧,卻是嚴格執行綠色標準,甚至莊子附近的竹農也會給與高額補貼,為的是保證附近土壤的純淨。如此產出的竹筍依舊需要進行檢測定級,其中最好的自是留給柳家,剩餘的繼續分等,加工後投入市場。
由於柳家竹莊的竹筍成本投入過高,價格比市場同類產品高出四五倍,這在尚未形成有機蔬菜無汙染蔬菜消費意識的90年代消費者看來是不可思議的,自然銷量很不理想,當然那個年代食品依舊安全也是原因之一。
只是柳傢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自然柳家名下的企業也個個財大氣粗,依舊我行我素,各種標準嚴格執行,不敢有一絲怠慢。莊裡坐鎮的有柳家老員工,耳濡目染之下,那些新員工也明白了,東家不差錢。何況賺不賺錢是營銷部門操心的事,我們管生產的照著東家規定做好本職就行,要上供的東西出了問題,那可真要回家吃自己的了。現在這工作工錢那麼高,吃住都有東家管,甚至穿的用的孩子上學都不需自己操心,比起那些幹部都不差,還求什麼?
只是生產那邊不操心,高薪聘請的營銷部門各種不得勁兒啊,雖然竹莊之類的柳家內供原料地從未被列入柳家企業,花錢營建只為自家人享受。可他們不樂意啊,總覺得那麼多優質產品被浪費了各種肉疼,於是為了顯示自己聰明能幹不是吃白飯的,營銷部門興沖沖地跑去註冊了n個商標,同時將許多非特級原料送去國外最先進的檢測中心,所有前期工作搞定後,把東西出口到了國外,且只走高階市場。
已開始講究健康飲食的西方國家和霓虹看懂同類產品和柳家出品的營養價值對比後,對價格又翻了一番的各種食品衣料依舊趨之若鶩。面對靚麗非凡的各莊園帳冊,柳煦哭笑不得,大大獎賞了出力人士。
倒是柳開騰,受此啟發,很是懊惱,在國內圈地這幾年也就罷了,再過十年,全國土壤都被農藥化肥汙染,自家莊子又如何獨善其身?於是又砸了大筆美元,在後世自然環境10的國家分別買地當起農場主,比如柳開騰昨晚喝的牛奶,就是從荷蘭運來的。
這些私產都是寫在柳煦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