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頁)
波羅球傳至東方後,中國與日本、高麗所行者俱微有異同。1中國所行之波羅球,其規則約略見於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宋史&iddot;禮志》、《金史&iddot;禮志》及《析津志》諸書。《宋史》所陳過繁,今錄《金史&iddot;禮志》之說如次,以見波羅球之梗概:
已而擊球。各乘所常習馬,持鞠杖。杖長數尺,其端如偃月。分其眾為兩隊,共爭擊一球。先於球場南立雙桓,置板,下開一孔為門,而加網為囊;能奪得鞠,擊入網囊者為勝。或曰兩端對立二門,互相排擊,各以出門為勝。球狀小如拳,以輕韌木枵其中而朱之。皆所以習蹺捷也。
唐代之波羅球,其規制大致當與此不殊。閻寬《溫湯御球賦》雲:2
珠球忽擲,月杖爭擊。
蔡孚《打球篇》亦謂:3
金錘玉鑒千金重,寶杖雕文七寶球。……奔星亂下花場裡,初月飛來畫杖頭。……
皆指球與打球杖二者之形狀而言也。打球以先入網者勝,名曰頭籌;得籌則唱好。據《宋史&iddot;樂志》,大明殿會鞠,教坊例設龜茲部鼓樂,唐代亦然。王建《宮詞》有云:1
對御難爭第一籌,殿前不打背身球。內人唱好龜茲急,天子鞘回過玉樓。
可見其與宋制不殊也。波羅球傳入中國,歷唐、宋、元、明而不衰。明永樂時,北京羽林禁軍尚為此戲,其時球場在東苑。2此戲之衰當在明之季葉,至清而寂然絕響,不唯民間不知打球,即朝廷亦無此典。不知何故也。
波羅球傳入中國當始於唐太宗時。唐以前書只有蹴鞠,不及打球,至唐太宗,始令人習此。封演雲:3
太宗常御安福門,謂侍臣曰:&ot;聞西蕃人好為打球,比亦令習,會一度觀之。昨昇仙樓有群蕃街裡打球,欲令朕見。此蕃疑朕愛此,騁為之。以此思量,帝王舉動豈宜容易,朕已焚此球以自誡。&ot;
此是唐初波羅球已行於長安之證。《文獻通考》名打球為蹴球,亦謂始興於唐。4唐代之波羅球大約直接從西域傳來,是以猶存波斯舊音。有唐一代長安盛行打球,而皇室特嗜此戲,推究源始,俱由於太宗之倡開風氣也。
唐代諸帝率善此戲。唐初則有玄宗為諸王時便已善此,球馬之精,雖吐蕃名手亦所不逮。封演紀此雲:1
景雲中,吐蕃遣使迎金城公主,中宗於梨園亭子賜觀打球。吐蕃贊咄奏言臣部曲有善球者,請與漢敵。上令仗令試之,決數都,吐蕃皆勝。時元宗為臨淄王,中宗又令與嗣虢王邕、駙馬楊慎交、武秀等四人敵吐蕃十人。玄宗東西驅突,風回電激,所向無前,吐蕃功不獲施。
是以開元、天寶中數御樓觀打球為事。宋晁無咎《題明皇打球圖》詩:2
宮殿千門白晝開,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齡已老韓休死,明日應無諫疏來。
《通鑑》亦謂:3
上(玄宗)素友愛,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為長枕大被與兄弟同寢。諸王每旦朝於側門,退則相從宴飲,鬥雞擊球,或獵於近郊,遊賞別墅。
第25節:六 長安打球小考(2)
以此與本篇第五節引玄宗伺察寧王所云&ot;天子兄弟當極醉樂&ot;之言比觀,可知玄宗人極猜忌,聲色犬馬之好所以頹喪諸王之志氣耳。諸王亦復知此,是以玄宗偶譽汝南4王璡,寧王便為之震驚失次。玄宗以音律球馬獎勵臣工,於是爭奇鬥豔,競相紛泊,開、天以後長安胡化之大盛,玄宗倡導之功不可沒也。
玄宗而後,諸帝王打球者尚有宣宗,其技之精,雖二軍老手鹹服其能。《唐語林》雲:5
宣宗弧矢擊鞠皆盡其妙。所御馬,銜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