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在大明的那些年169集 > 第102章 土地變革

第102章 土地變革(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從質子到千古一帝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穿到古代後我成了小哥兒不是死遁,我只是衝業績!重生清末之傲視列強!重生大明1635這個流氓太正經,女帝怒罵大奸臣帶著遊戲角色來凹凸世界曹賊:家父曹操,請陛下稱太子顯微鏡下的太平鎮

洪武六年歲首,兩道公文自應天發出。曉喻全國。大明震動。

其一是明己封王的詔書,應天府也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儀式。甚至有些簡陋了!

明己未醒,老朱也就沒有大張旗鼓。發了個詔書通知了一下而已。大家也都知道了湯府出了一個異姓王。還是一字王!

其二便是大明土地歸公。施行田稅制。有了兩年的準備。召令一出,各方響應!讓一些權貴根本沒反應的時間。

朱標辦事的確很有一手。大明報提前刊印好了。分佈各地,朝廷政令一出。各地的生員,學子都開始在街頭宣傳土地歸公。

錦衣衛也提前出世了。檢校擴充,分散各道,為老朱打探訊息,監督新政實施。有先斬後奏之權。

各地士紳皆是謾罵明己,百姓多是稱讚明己。

老朱在封王的詔書中,點明瞭土地歸公是明己獻策。算是坑了明己一手。讓明己這個將死之人吸引火力。

同時,也把馬鈴薯,織布,鐵器的訊息也透露了出來。承諾大明將無餓死之人,布匹的價格也會降低。鐵器農具也會對民間開放。

這一切也歸功於明己身上,因此獲封明王。明己突然就變成了萬人恨,億人愛了。

明己此刻還躺在翠洲莊園裡,對外界的訊息一無所知。不過知道也不會在意吧。

老朱做的準備還是很充分的。科舉連考十年。算是給了士林好處。降了一些反對的聲音,畢竟讀書人好臉面。也不好意思幹不出吃奶罵孃的事來。

承諾給官員升職加薪,拉攏官員。鎮江的事蹟也在大明報上佔了很大的篇幅。立竿見影的效果更容易讓人接受。

老朱夜訪張家灣的小道訊息也傳遍了大明。甚至與百姓之間的交流,都原封不動的傳遍各道。

之前做的問卷調查也刊登在報紙之上,通俗的白話文。含媽量極高的文章讓百姓更加確認真實性。

上面的畫押,細看之下不難看出許多雷同之處。怕是都出自報社工人之手吧,目前的印刷術還做不到刊印原主的指紋。

皇家商會也開始發力,旗下的商人大肆宣傳鎮江事蹟。對新政可以說是盲目推崇。在各道出售馬鈴薯,並講解吃法和種植技術。印證報紙的真實性。

少量的鐵製農具也有出售,江南各地布價斷崖式跌落。沈榮依靠玻璃製品和鎮江新品已經圈了不少。再次出手,江南布商苦不堪言。許多地主不得不主動找官府賣地了。

朝堂大員也有了變化,中書右丞汪廣洋下放廣東行省參政,實施新政。

吏部尚書李信去了山西行省。吳琳接任了吏部尚書。負責官員任命考核。為新政選官。有了鎮江經驗,吳琳命運發生了改變,並未做原本的戶部尚書。

與鎮江相鄰的蘇州知府魏觀也升職去了四川參政。想必洪武六年的魏觀案應該能避免了。

刑部,工部尚書高萬傑,黃肅去了廣西和福建等地。呂本最終還是沒接任刑部。倒是浙江按察使出任了刑部尚書。

老朱這次算是把手裡的人才全放出去了。各部尚書侍郎均是下放各地。

老朱也感覺到了朝堂平日裡看著人挺多的,真要辦事的時候沒幾個頂用。意識的人才的重要性了。

這些人下放各地都是領軍令狀的。辦事不力老朱是真會寄刀片的。

地方主官安排到位後,軍事保障也早已落實到位了。

各地府兵換防,避免勾連地方。北有徐達和朱棣的軍團,西邊有馮勝和沐英坐鎮。沿海有朱?加持的水師。東北方向還有李文忠的人馬。大明算是關上門了。

內設西寧衛,朵兒只是結為指揮僉事。武靖衛轄制杭州衛。設綏德衛,馬鑑為指揮使。蘇州衛和廣西衛換防,王真為指揮使。靖海侯

目錄
冰河末世:越折騰活的越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