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熬都熬過來了。就別回頭了(第1/3 頁)
元宵花燈近,世人皆無愁。
上元節如期而至,應天府再一次熱鬧了起來。節日氣氛更是勝過除夕。
藩屬國也入京朝貢了。由鴻臚寺負責接待。元朝稱之為侍儀司。
老朱打敗了蒙元,承認大明是華夏正統。承漢制。改名鴻臚寺。同時設會同館。負責貢使的吃穿住行。
會同館並不完全受禮部節制。兵部也有管轄權。目的就是為了達到萬國來朝。對周邊小國採取懷柔政策。
洪武五年後,老朱覺得接待使臣太麻煩。便規定了三年一貢。不過高麗還是每年都來。一年三貢,甚至四貢。
李成桂上位後,為獲取藩屬國的身份。更是朝貢頻繁。九次來訪。老朱才同意了。小李在國內修了永恩門。規定後代國王,明使來了,必須在這跪迎。
朝鮮也是老朱賜下的國號。但沒給小李封王。估計是不喜造反的人。
洪武三年,老朱冊封了高麗國王,王顓。確認了宗藩關係。大明國子監還有高麗學子呢。
洪武七年,高麗權相李仁人弄死了王顓。推舉權臣辛旽之子辛禑為王。這會兒正找老朱求名分呢!
老朱可不想接受。他心裡還是不喜造反的!高麗使臣也著急。大明在封建農業社會走在前沿。
大明手工業和農業遠超其他國家。高麗緊靠大明遼東。同時還有女真襲擾。老朱在北境頻繁用兵。
打擊蒙元的同時也防著女真。在遼東設有鐵嶺衛。並不是後世的鐵嶺地區。丹東地區也有軍隊駐防
高麗造反另舉新王,迫切的想得到老朱認可。確立藩屬國的地位。老朱不點頭,他們不安心。
老朱取消市舶司,大明禁海。他們沒辦法與大明民間來往。私自入海。金州衛可是會找他們聊天的。
朝貢都得走陸路。得不到老朱認可。就和大明沒有聯絡。很容易被收拾。也容易被女真欺負
朱?去年更是帶水師打到了辰國,也就是新羅政權的辰韓。更是讓他們擔憂不已。
李仁人和辛禑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派使臣求老朱賜金印。老朱不想理他們。這不年初帶著厚禮又來了。
沒老朱旨意,鴻臚寺也不會安排他們覲見面聖。只能讓他們在鴻臚寺蹭吃蹭喝了
皇宮這幾天也是熱鬧的緊,張燈結綵賀元宵。準備著鰲山燈,耆老宴。
明己今年是不用去給老朱站崗了。換湯承宗了。此時他正帶著弟弟妹妹們在院裡做花燈呢
竹篾,油紙,漿糊。鋪的滿地都是。
“哥,你會不會啊?”
“當然會了!”
花燈製作挺簡單的。只是明己沒有做手工天賦。折騰了許久都沒編織出一個像樣的燈籠。
“湯圓,你去給哥哥找些針線。承林,承程你們也去”
三個小傢伙答應著去了後院找王小婉要針線了
“虎哥,快把買好的花燈拿出去了!”
明己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幹了。手工不是他擅長的。燈籠看著簡單,做起來其實也簡單。只是明己不會
虎子飛快的跑進側院提了幾個燈籠出來。上面畫著珍奇異獸。
小桃在一旁偷笑,記得少爺當初做風箏也是如此。只是這次怕忽悠不過去了啊
不一會兒,湯圓抱著針線盒回來了。
“哥,你什麼時候買燈籠了?”
“什麼買的!就不能是我做的?”
“小桃姐姐買的啊!這個是白澤。是湯圓選的。”
明己極度無語,轉過頭看著小桃!小桃只是憋笑。
“你們一人挑一個吧”
明己也沒心思做了。讓三個小傢伙一人挑了一個。
“哥,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