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鯨海海戰(一)(第1/4 頁)
倭島,京都。
使臣被抬進了大殿,堪比傀儡的長慶天皇都有些慍怒!
一眾權臣武將直接開口詢問,使臣便把對馬之行全盤托出,沒有一絲遺漏。
明己的態度,讓倭國朝廷震怒。倭寇雖有著趨炎附勢的習性,卻也有著兇性。畢竟是一個喜好劫掠的種族。
倭寇朝廷一致主戰,再無議和之聲。明己的行為,無疑是騎在他們脖子上打臉。讓自詡神裔的他們無法忍受。
得知明軍的兵力不逾萬時,他們彷彿已經取勝了一般,開始詆譭藐視明軍。
良成親王接替徵西將軍一職後,一直都想和他叔叔懷良親王一樣把持朝政。他覺得眼下就是一個一個機會!
擊敗明軍,他的聲威必定大漲。倭人慕強!他良成未必不能成為下一個懷良!南方船軍又受他節制!當即出聲說道
“陛下!臣願率船軍剿滅明軍!揚大倭之威!讓愚蠢自大的明人付出代價!”
長慶天皇沒有表態,而是看向了其他大臣。他心底其實十分不願出動船軍的!
良臣畢竟還是皇室之人。船軍若是損失過大,意味著皇室的力量再度削弱。
文武大臣雖是憤怒,但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眼下有個愣頭青出頭,當然得支援了!
既能挽回倭國面子,又不損耗自己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在他們眼中,船軍就算吃敗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利益。
他們可不認為明軍這點兵力就敢攻打倭島!無非是和他們一樣。乾點劫掠的事罷了。紛紛開口附和,支援良成!
長慶天皇見此,心裡嘆了一口氣,自己這個傻弟弟怎麼想的,他自然清楚!
只是他的願望註定落空,權臣武將不會希望皇室之中,出一個手握大權的人!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此戰無論勝負,皇室都無利可圖。且大明萬人伐倭,就證明了大明已經具備遠海作戰的能力!
大明可不止萬人啊!此戰若是大勝,大明必定會舉兵報復,那時還會是萬人嗎?
若敗,倭國便喪失了海權。國內勳貴均是爭搶地盤。以府軍為主,水師卻是少的可憐。沒了船軍,大海就是別人說了算。
身為傀儡的長慶天皇,如同局外人一般。看透了局勢,卻也無可奈何。不得不戰!無奈出聲說道
“準了!良成親王率船軍擇日出海!征討明軍!揚大倭國威!”
“臣領旨!”
良成親王隨意的拱手,沒有半點敬意。這樣的結果在他預料之中。長慶天皇繼續說道
“此戰務必小心!船軍事關重大,減少傷亡為重!明軍此番由三位親王統領!不要傷到他們!如今大倭還不足以與明朝全面開戰……”
“臣知曉!陛下放心!”
良成親王對天皇的話不以為意。甚至有些不耐煩。
倭國朝堂秉承唐制,其他大臣思索了一下長慶天皇的話後,也是出聲叮囑良成。
良成親王假意迎合,心底卻是想著,能活著最好,不能生擒便殺了!三位明朝親王的籌碼,足夠他壓過懷良親王!從而躍居朝堂之最!
倭國決定出兵後,南方船軍也開始備戰了!在良成親王的催促下,不到十天的時間。糧草軍備便已籌備齊全。
大明八年歲末,倭國南方船軍由神戶港出發,經瀨戶內海,由下關出海!直奔對馬島!
兵過五萬,將逾百!戰船近兩百艘,小船五十過五十!由皇室成員良成親王統領!
良成親王有些傲氣,擁兵五萬!壓根沒把不過萬的明軍放在眼裡。並未徵調民船。
他認為遠海作戰,民船沒什麼大用!且自己戰船近明軍三倍之多!只攜帶了船軍的快船,大張旗鼓的向著對馬島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