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洪武六年!(第1/5 頁)
洪武六年,風雨飄搖。暴亂不斷,士紳勾結。風有些腥,雨也帶著紅。
改革沒有不流血的。土地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洪武六年的叛亂遠比史料記載的多上許多。
老朱施恩的效果未有奇效。士族不是笨蛋。連續科舉,增加俸祿。對他們來說,只是蠅頭小利。土地才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利益。土地變法就是在掘他們的根。
因此,各地叛亂不斷。百姓愚昧,很容易被裹挾。嘯聚山林。畫地而治。明面上的大明朝,山河破碎,頗有亡國之象。
幸而老朱是一個堅韌的帝王。認定的事,就必定會全力推行。不會對任何勢力妥協。有些執拗,好在土地歸公是一件好事。若非如此。老朱妥妥的暴君一個。
各地的叛亂並未動搖老朱的心志,老朱的態度就是一個字,殺!
造反,老朱才是專業戶!各地的叛亂在老朱眼裡,如同小流氓鬧事一般。不成氣候。預料之中。耍流氓,誰能耍過皇帝呢?還是一位開國皇帝,手握重兵的大流氓。
倒是朱標,有些難受了。知道老朱做法是對的。又想勸老朱平和一些。有些糾結。不過也沒給老朱添亂,只是更賣力的幹起了宣傳工作。
朱標雖是仁慈,但也不傻!畢竟還頂了一個腹黑的名頭。
若是上位歷練一番。想必不會差太宗皇帝的。朱標也是有些人格魅力的。洪武四大案,他插手了三個。
有菩薩心腸,也有怒目手段,只是眼下還未坐上那個位置。人性的光輝還在。若是坐上那個位置。許多事情也就身不由己了。畢竟屁股決定腦袋嘛
老朱雖是看不上流氓鬧事,蟻多咬死象的道理還是知道的。嘴上說著不在乎,裝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給大家足夠的信心。
私底下卻是埋在了謹身殿,一遍一遍的翻看各地的奏摺。錦衣衛的簡報更是直入寢宮。
明初的地盤還沒達到頂峰。遼東也只有少許地盤。大多還在女真手裡。青海寧夏一帶也未收復。傅友德,藍玉也是在洪武十四年才領兵進雲南的。
在鎮江與明己談論全國推行的時候。明己不通政事,不過思維卻沒如現世之人一般被禁錮。活躍了一些。
全國推行受制於交通不便,通訊不利。唯一的辦法就是,分割槽實施。把大明劃分幾個區域,同步實施。老朱負責管理好主要負責人就行。只是容易出現國中之國的風險。
冷兵器時代,北伐成功的人。總是有些魄力的!老朱也不缺再取一次天下的魄力!
為了新政,老朱也是做足了準備。先是關了國門。陳兵國境,外禦敵患,內懾宵小。
國內更是增設大型屯兵衛。東山,大同聚集直隸衛所。負責彈壓山東山西,河南河北。
西安,漢中部署西南衛,威懾川貴陝。湖廣地區由直隸衛所換防部隊駐守。江浙一帶則是水師轄制。金山衛駐防。
江南之地,京師直管。新任吏部尚書吳琳領政。老朱原本是想讓明己監察的。奈何明己睡著了。只能自己親自督察了。
邊防大軍,各地府兵皆是老朱親信統領。既能互相鉗制又能掃滅不臣。明初百萬大軍就是老朱新政的底氣!
老朱不怕亂,大明亂成一鍋粥也沒關係。大不了洗洗鍋就行。先破壞再治理也許更容易。
各地府兵就能彈壓叛亂,掃滅不臣。開國不久。大家都是見過血的兵。比起邊軍差了些。而叛亂的雜牌軍與北元相比更是烏合之眾。投降慢了就成了別人的軍功了。家產也會充公。
正是有了這些準備。北元犯病,大明才有餘力醫治。沐英更是找到了病根。突襲和林。來了一記猛藥。徐達也是一掃嶺北之恥。王保保再次被藍玉追著揍。只是這次沒有餘力埋伏一波了。只能向漠北逃離